中美云巨頭東南亞激烈交鋒,中企“見縫插針”,美企有錢不慌?
![]()
![]()
智東西2月14日消息,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云計算公司一直在全球云服務市場占據主導地位。在東南亞,這些公司正面臨來自中國新貴競爭對手的挑戰,而中美頭部云計算企業之間的較量也備受關注。據悉,阿里巴巴、華為和騰訊未來幾年都將在東南亞投資數億美元。為應對中國企業進軍東南亞可能帶來的市場格局變化,美國云計算巨頭亞馬遜、谷歌、微軟等加資百億美元,助推東南亞數據中心建設。
亞馬遜云和微軟云在市場份額方面仍然占據主導地位,特別是在新加坡。但中國企業比美國企業更早進入泰國和印度尼西亞等新興市場,提供比美國價格更低的產品,以贏得對價格敏感的客戶。![]()
▲國內外頭部云計算企業在不同市場中的可用區域數量,圖源:華爾街日報
通過可用區域(availability zones)或數據中心集群的數量,我們可以評估一家云服務廠商的能力,了解其網絡規模。(可用區域是指在同一地域內,電力和網絡互相獨立的物理區域,其布局和數量將影響該地區用戶網絡質量。)從可用區域數量來看,中國公司已經超過了美國同行。在東南亞,阿里云、華為云和騰訊云各自運營的可用區數量都超過了亞馬遜云(Amazon Web Services,簡稱AWS)、微軟云(Azure)或谷歌云(Google Cloud)。根據全球權威咨詢機構Gartner調查數據,在云基礎設施服務領域,中國企業在泰國的市場份額已經超過了谷歌。
目前,東南亞成為包括云計算公司在內的許多中國公司的優先市場。與美國和歐洲等成熟市場相比,東南亞有更好的盈利機會。在歐美,中國科技公司將面臨更多的審查。去年9月,中國最大的云服務提供商阿里云(Alibaba Cloud)承諾將于未來三年,在云計算領域再投資10億美元,以支持其全球合作伙伴。今年1月,阿里云還在新加坡設立了國際業務總部,其母公司阿里巴巴的總部仍設在杭州。華為目前正在向泰國和馬來西亞政府機構的數字政府和智慧城市項目提供云服務。去年11月,華為表示將投資3億美元在印度尼西亞開發云基礎設施。當印尼零售金融服務公司阿斯特拉(Astra Financial)在2019年考慮將其內部應用程序轉移到云端時,阿里巴巴是唯一一家在印尼擁有數據中心的云服務提供商。在亞馬遜云推出一年后,谷歌云于2020年在印度尼西亞推出了第一個數據中心。阿斯特拉雖然現在也使用其他公司的云服務來降低風險,但阿里巴巴仍是其最大的云供應商。阿斯特拉信息技術主管丹尼爾·古納萬(Daniel Gunawan)稱,“他們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價格。”“印尼對成本很敏感。”東南亞的云服務經銷商說,中國云計算公司在不同產品上的價格通常比美國公司低20%至40%。盡管這種折扣侵蝕了利潤,但幫助中國公司在東南亞擴張,那里的許多客戶都是中小型企業。騰訊推出了一項全球合作計劃,在營銷、銷售、技術和客戶支持領域招募當地公司,以幫助其提供和擴大服務。中國的云計算公司傾向于瞄準他們更有經驗的行業。古納萬提到,阿里巴巴在電子商務和數字金融方面的專長使其相對于其他云供應商更有優勢。同時,阿里巴巴還幫助阿斯特拉在2021年開發了金融服務應用程序。擁有聊天和社交媒體應用微信的騰訊,憑借其在音頻和視頻技術方面的專長,為越南和巴基斯坦等國的直播和社交媒體平臺提供云服務,還為該地區的視頻游戲公司提供支持。
亞馬遜曾宣布,將在15年內分別在泰國和印度尼西亞投資50億美元,以促進這兩個國家的數據中心和其他云基礎設施。去年夏天,谷歌也推出了在馬來西亞和泰國建立數據中心的計劃,并一直在支持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亞的數字化政府項目。新加坡研究公司Twimbit的聯合創始人董杰(Jessie Tung)說,雖然美國公司在該地區的領先地位不會很快被打破,但中國公司的目標不是一時之勝,而是長久的發展。中國企業正在投資培養當地人才,讓他們熟悉中國的技術基礎設施和生態系統。同時,中國企業越來越多地將營銷和銷售職能委托給當地經銷商,因為這些本地合作伙伴有助于消除進入新市場的障礙,降低成本。
東南亞因其利好的盈利機會、各國政府的大力支持與推廣以及龐大的市場規模,成為全球云服務廠商競相投資的大熱市場。中國企業包括阿里、騰訊、華為也加快在東南亞布局的步伐,搶占市場份額。同時,美國以其技術優勢一直在全球云服務市場中占據主導,此次中國三家企業大規模進軍東南亞,從先到的美國企業中搶食,引起了美國云計算巨頭們的注意,并促使亞馬遜、谷歌等企業豪擲百億,推進數據中心建設,試圖控制市場不被瓜分。無論各方態度如何,東南亞云計算市場已發生變化,未來全球云計算市場格局將如何演變,美國的全球主導地位能否撼動,仍需繼續關注。(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特色內容激勵計劃簽約賬號【智東西】原創內容,未經賬號授權,禁止隨意轉載。)
文章轉發自智東西微信公眾號,版權歸其所有。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和任何投資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