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fn id="njlhd"></dfn><source id="njlhd"></source>

    <source id="njlhd"></source>

      <dfn id="njlhd"><video id="njlhd"></video></dfn>
      <source id="njlhd"><address id="njlhd"><sup id="njlhd"></sup></address></source>

      <b id="njlhd"><small id="njlhd"></small></b>
        <tt id="njlhd"></tt>

          <video id="njlhd"><address id="njlhd"><kbd id="njlhd"></kbd></address></video>
          • 元宇宙:本站分享元宇宙相關資訊,資訊僅代表作者觀點與平臺立場無關,僅供參考.

          新能源行業2023年投資策略:風光需求強勁,追尋結構性機會

          • 未來智庫
          • 2023年2月12日07時

          (報告出品方/作者:萬和證券,朱志強)

          市場行情回顧與估值

          (一) 電力設備指數呈現寬幅震蕩格局

          電力設備行業 2022 年下跌 25.4%,跑輸滬深 300 指數 3.8 個百分點。2022 年市場受到內外部不 確定性影響,疫情、地緣政治等多重因素沖擊,主要指數出現較大波動,特別是以電力設備為代 表的高景氣賽道,波動幅度更大。申萬電力設備指數在 4 月份觸底之后,市場出現一波強勢反 彈,隨后在 8 月份達到階段性高點之后出現一波接近 30%的回撤,臨近年底受到光伏產業鏈價 格下調影響,相關板塊出現顯著回調,帶動整個電力設備指數出現階段性低點。整體來看,電力 設備行業 2022 年下跌 25.4%,跑輸滬深 300 指數 3.8 個百分點。

          2022 年電力設備行業指數漲幅在申萬行業中排名 27 位。經歷 2022 年年初以來的大幅下跌,成 長性板塊表現相對較差,電力設備行業在 31 個申萬一級行業中漲幅排名在 27 位,煤炭、社服、 交運等板塊表現相對較好。申萬電力設備二級板塊中,光伏設備表現相對較好,跌幅為-18.5%, 小幅跑贏滬深 300 指數 3.1 個百分點。

          (二) 估值處于過往 10 年較低位置

          行業市盈率為 26.92 倍,位于 10 年歷史 6.60%分位。截至 2022 年底,電力設備行業的市盈率為 26.92 倍,在過往 10 年的歷史分位數約為 6.60%,處于歷史的較低位置。估值分位數最高的是其 他電源設備Ⅱ,市盈率為 48.25 倍,處于 10 年歷史 70.60%分位水平。光伏設備和風電設備板塊 盈率為 24.66 倍及 24.46 倍,估值分位處于 10 年歷史的 5.2%及 30.70%。



          全球低碳目標持續推進

          (一) 全球化石能源消費占比依然較高,能源相關碳排放已反彈

          至 2019 年水平 全球化石能源消費占比有所回落,但依然保持高位。根據 BP 公司統計數據,2021 年全球一次 能源需求同比增長 31 艾焦爾(漲幅 5.8%)至 595.15 艾焦爾,其中原油 184.21 艾焦爾、天然氣 145.35 艾焦爾、煤炭 160.10 艾焦爾。2021 年全球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中占比已從 2019 年的 83%降至 82%,而在五年前這一數字為 85%。近年來基本呈現下降趨勢,但依然保持在相對較高 位置。

          經濟復蘇帶動能源消費增加,2021 年全球能源相關碳排放已反彈至 2019 年水平。2021 年全球 能源消費、工業過程、空燃和甲烷等造成的碳排放總量同比增長 5.7%,達到 390 億噸二氧化碳 當量。其中,源自能源消費的碳排放量同比增加 5.9%,達到 339 億噸二氧化碳當量,接近 2019 年的水平;而源自工業過程與甲烷和空燃的碳排放量同比增幅相對更小,分別為 4.6%和 2.9%。能源相關碳排放增長的主要原因是經濟的反彈,隨著新冠疫情封控措施緩解,經濟得以復蘇, 能源消費急劇增加。

          第 27 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重申溫控目標,就建立“損失和損害”(Loss and Damage)基金達 成一致。《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七次締約方大會(COP27)于 2022 年 11 月 6 日在 埃及沙姆沙伊赫正式開幕,來自近 200 個國家的代表齊聚一堂,共同商討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問 題。COP27 促使各國做出一攬子決定,重申其將全球氣溫上升限制在較工業化前水平高 1.5 攝 氏度。在經過了長達兩周時間的磋商和談判之后,本次會議促成各國就建立“損失和損害”(Loss and Damage)基金達成一致,同意通過設立專項基金,支持遭受氣候災害的脆弱的發展中國家應 對氣候變化。

          歐盟推行 RE Power EU 計劃,快速推進綠色轉型。2022 年 5 月 18 日,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提出 RE Power EU 計劃,旨在迅速減少對俄羅斯化石燃料的依賴,快速推進綠色 轉型,建立更具彈性的能源體系和真正的能源聯盟。歐盟計劃“三管齊下”,從節約能源、能源 供應多樣化、加速推進可再生能源三方面著手,取代家庭、工業和發電領域的化石燃料,2030 年 可再生能源占比將從此前的 40%提高至 45%。要實現 RE Power EU 計劃的目標,從現在開始到 2027 年,歐盟需要額外投資 2100 億歐元。德國計劃將擺脫化石燃料依賴的時間提前至 2035 年。德國在推動清潔能源方面步伐較快,在 2010 年,德國曾提出在 2050 年之前完成 100%可再生能源供給的目標,然而隨著歐洲新能源風 向大步向前,在 2021 將目標提前至“2040 年完成 100%的新能源供給”。2022 年上半年,德國 政府提出了新的立法草案,將“完成 100%可再生能源供給,放棄化石燃料”的目標日期從原定 的 2040 年(“well before 2040”)提前至 2035 年。

          (二) 國內雙碳目標穩步推進,風光大基地有序落地

          1、 我國雙碳政策體系持續完善,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提升空間大


          黨的二十大再次強調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二十大報告提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 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要立足我國能源資源稟賦,堅持先立后破,有計劃分步驟 實施碳達峰行動。在未來一段時間,要推動能源清潔低碳高效利用,推進工業、建筑、交通等領 域清潔低碳轉型,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同時要求要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加強能源產供 儲銷體系建設,確保能源安全。以光伏、風電為代表的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提升空間廣闊。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完整 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明確了“十四五”時期、2030 年和 2060 年時間節點的重要目標,到 2025 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 20%左右;到 2030 年,非化石能 源消費比重達到 25%左右;到 2060 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 80%以上。而截至 2021 年底, 我國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僅達 16.6%,對照國家部署的遠期規劃目標,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提升 空間很大。



          2、 國內風光大基地規劃總規模 450GW,當前項目有序推進

          第一批風光大基地項目已全部開工建設。2021 年年底,國家發改委印發的《第一批以沙漠、戈 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項目清單的通知》。第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 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項目清單涉及內蒙、青海、甘肅等 19 個省份,規模總計 超過 95GW。其中,內蒙建設規模覆蓋 3 個 800 萬千瓦沙漠戈壁荒漠地區(風光、光伏治沙)項 目。截至 2022 年 7 月份,第一批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已經全面開工建設,預計在 2022 年和 2023 年陸續并網。第二批風光大基地名單已下發,目前正在抓緊推進第三批項目審查。

          第二批基地項目清單也已 經印發,主要布局在內蒙古、寧夏、新疆、青海、甘肅等地區,目前已經納入了國務院印發的扎 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當中,這些地區正在抓緊開展項目前期工作,積極推進項目的建設。全國新能源消納監測預警中心提到,部分第二批大基地項目已開工;第三批大基地項目正式啟 動申報,預計不晚于 2023 年上半年開工建設,2024 年底前并網。按照國家發改委公布的《“碳 達峰十大行動”進展(一)》,我國大型風電光伏基地規劃布局方案規劃總規模約 4.5 億千瓦 (450GW),后續建設發展空間很大。

          光伏設備板塊:產業鏈價格下行,新增裝機量上行

          (一) 2023 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有望達到 330-360GW,整體需 求依然強勁

          1、 歐盟、美國等國家和地區出臺專項政策,支持光伏發展

          2023 年全球光伏裝機量將在 330-360GW 之間。2022 年光伏產業鏈經歷了疫情、地震、限電等 多重因素的影響,產業鏈的瓶頸環節為硅料,從原材料端制約了組件實際產出,俄烏沖突衍生 出來的歐洲能源危機,直接推動了歐洲地區的光伏需求,加劇市場供應緊張氛圍,產業鏈價格 居高不下。步入 2023 年,隨著硅料新增產能的逐步釋放,核心瓶頸得到緩解,產業鏈價格有望 下行。結合產業鏈相關數據,集邦咨詢預測,2023 年全球光伏裝機量將在 330-360GW 之間, 依然能夠實現較快增長。

          歐盟推行的 RE Power EU 計劃,2030 年光伏裝機達到 600GW。在歐盟公布 RE Power EU 計 劃,制定一項專門的歐盟太陽能戰略,確保 2025 年太陽能光伏裝機容量超過 320GW,2030 年 裝機容量達到 600 GW(吉瓦)。同時引入歐洲太陽能屋頂倡議(European Solar Rooftop Initiative) 分階段承擔在新建的公共建筑、商業建筑及住宅建筑上安裝太陽能電池板的法律義務,即要求 2026 年之后,陸續強制安裝光伏。(1)德國于 2022 年 7 月通過了《可再生能源法》(EEG2023) 修正案,規劃至 2030 年將德國的光伏發電裝機從當前的余額 60GW 增加到 215GW;(2)法國 提出 2022 年 2 月按照能源轉型計劃,到 2050 年法國的太陽能裝機容量增加值 100GW 以上;(3)葡萄牙于 2022 年 9 月在國家綜合能源與氣候計劃中提出,到 2025 年光伏總量達到 6.6GW, 到 2030 年達到 9GW。印度有望在 2030 年實現光伏裝機 280GW,大力支持本土光伏制造業發展。

          印度的目標是到 2030 年擁有 500GW 的非化石燃料發電能力,而到 2021 年底為 158GW。根據該國中央電力局(CEA) 模擬的 2030 年發電容量組合,在目標 500GW 中,近 280GW 將是太陽能,140GW 來自風能。印度加大對本土光伏企業的扶持力度,政府批準了總額達1950億盧比的光伏組件生產激勵計劃;同時印度要求從 2022 年 4 月開始,對進口組件/電池片分別征收 40%/25%的 BCD 關稅,減少對 外部光伏產品的依賴。美國豁免組件進口關稅,并出臺削減通脹法案促進新能源發展。2022 年 6 月 6 日,白宮正式發 布聲明,宣布美國將對從柬埔寨、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采購的太陽能組件給予 24 個月的關稅 豁免。8 月 16 日,美國總統喬·拜登簽署了總價值為 7500 億美元的《2022 年通脹削減法案》 (Inflation Reduction Act),令該立法正式生效。該立法的內容包括應對氣候變化和擴大醫療保健 覆蓋范圍等。該立法撥款 3690 億美元用于能源安全和氣候投資,旨在到 2030 年將碳排放量減 少 40%。



          我國光伏產品出口量價齊升,增幅顯著擴大。根據中國光伏業協會統計數據,我國 2022 年前十 個月包括硅片、電池片組件等在內的光伏產品出口總額達到 440.3 億美元,同比增長 90.3%,同 期光伏組件出口量 132.2GW,同比增長 61%,增幅較 21 年同期提高約 29 個百分點。歐洲地區為組件進口大戶,占比達到 56%。根據 PV infolink 統計數據,2022 年 1-10 月歐洲地 區累積從中國進口組件 74.7GW,占中國一到十月組件總出口的 56%,為中國目前最主要的出口 市場;亞太地區(主要為印度、日本及澳洲等)前 10 月累積進口 24.9GW;美洲地區 1-10 月累 積從中國進口 21.5GW,美洲地區最重要的是巴西。

          2、 國內裝機需求:裝機結構有望改善,集中式裝機有提升空間

          2022 年前三季度集中式裝機占比僅三分之一,未來占比有提升空間。受產業鏈價格高企影響, 組件終端價格基本在 1.9-2 元/W 徘徊,較高的組件價格抑制了下游電站的投資收益率,進而壓 制了下游的裝機需求。2022 年前三季度分布式光伏裝機規模約為 35.33GW,但集中式電站裝機 規模僅為 12.27GW,在整體裝機規模中占比僅三分之一左右。未來隨著終端產業鏈價格下行, 投資回報率有的提升空間,將有效帶動集中式電站的裝機規模提升。集中式地面電站有望貢獻 新增量,促進光伏裝機規模顯著提升。



          各省公布新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光伏裝機規模大幅增長。為進一步促進雙碳目標實現,在國 家出臺十四五規劃之后,各省市均著手制定新能源規劃或低碳發展路徑,為地區光伏發展擬定 框架和思路。部分省份僅公布了新能源整體的裝機規模,并未公布光伏裝機目標或新增裝機規 模。但根據統計數據,預計十四五期間各省新增光伏裝機規模有望達到三四百 GW。

          光伏行業景氣依然向好,2023 年國內需求有望放量。2022 年國內光伏裝機規模依然有望保持高 速增長,按照中國光伏協會的預計,樂觀情況下國內光伏裝機有望達到 100GW,較 2021 年同 期接近翻倍。在產業蓬勃發展的帶動下,光伏業協會在 2021 年預測規模的基礎上,進行了 10GW 的上調。在全球光伏裝機需求的大背景下,作為光伏裝機大國,我國新增光伏裝機規模依然很 大。結合集邦咨詢和光伏業協會的數據,預計 2023 年國內光伏新增裝機規模有望達到 120- 140GW,依然能夠保持較快增長速度。

          2022 年前三季度我國光伏組件招標超 124GW,較 2021 全年多近 3 倍。根據 PV-Tech 的統計數 據,中國 2022 年前三季度光伏組件招標總規模已超 124GW,與 2021 全年招標量相比超出近 3 倍。按照 PV-Tech 的預計,2022 全年我國光伏招標規模將突破 150GW。2022 年上半年光伏組 件市場整體呈現供需兩旺的態勢,但在硅料產能受到意外因素影響,供需緊張進而帶動價格上 漲,導致組件的招標規模有所放緩。其中“五大六小”發電集團 1-9 月累計招標約 95GW,占 總招標量近 80%,是國內電站招標的主力軍。



          (二) 硅料產能穩步釋放,產業鏈供給瓶頸有效緩解

          光伏設備的主產業鏈以硅相關材料為主,包括多晶硅(硅料)、硅片、電池片、組件等重要環節, 在生產最終組件的過程中,需要配套使用膠膜、光伏玻璃等相關輔材,最終形成能夠將太陽能 轉換成為電能的終端產品。

          硅料價格連續三年呈現上漲態勢,近期出現下降跡象。光伏終端需求依舊十分旺盛,上游硅料 是當前產業鏈供需最緊張的環節,硅料價格維持高位運行,年內最高平均成交價為 303 元/KG, 較年初 230 元/KG 上漲 32%。截至 2022 年 12 月 28 日,多晶硅致密料的平均價格約為 240 元 /KG,出現顯著價格下降,已基本回落至年初水平。前期,在上游硅料維持高位的壓力下,硅片、 組件價格年內也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漲,但最近一段時間硅片廠商宣布下調單晶硅片價格。2022 年 12 月,兩大硅片龍頭均宣布下調硅片報價。隆基綠能官網更新硅片報價,單晶硅片 P 型 M6 (150μm 厚度,下同)價格為 4.54 元,P 型 M10 厚度價格報 5.40 元,對比前次(11 月 24 日) 價格,價格整體降幅超過 27.2%。另一家硅片頭部企業 TCL 中環也更新報價,P 型 210、182 硅 片(150μm)分別報價 7.1 元和 5.4 元,對比前次(11 月 27 日)價格,降幅也分別達到 23.6% 和 23.4%。N 型(150μm 厚度)210、182 硅片分別為 7.5 元和 5.8 元,降幅分別為 23.9%和 23%。硅片廠商價格調整有望傳導整個光伏產業鏈價格,進而釋放部分受價格因素抑制的需求。

          隨著新增產能的釋放,供需緊張格局緩解,硅料價格有望下行。據集邦咨詢測算,2023 年硅料 的有效供給約為 134 萬噸,可支撐 375GW 以上的裝機,約 505GW 的組件產出,整體供應充足,不再是產業鏈發展的瓶頸環節。觀察硅料新增產能的釋放進度,實際增量主要還是集中在 2023 年的下半年,部分新玩家受制于能評、環評、技術方案等原因,產能釋放進度有較大的不確定 性,預期 2023 年 Q1 當產業鏈各環節庫存有壓力時,硅料價格將進入穩步下降通道。

          電池結構性供給短缺,前期出現一波明顯上漲。在 P 型電池已經達到轉換效率上限之后,行業 內在向 N 型電池轉型。但在 N 型技術路線尚未明晰之時,光伏電池廠商的擴產進度相對謹慎, 產能提升規模有效,導致行業內出現了結構性電池供給緊張,電池片價格迎來一波上漲,單晶 perc 電池從 2021 年 7 月份的 1 元/W 上漲到了 1.35 元/W,上漲幅度約為 35%。后續隨著 N 型 電池產能的逐步釋放,電池片的結構性供給緊張有望得到緩解,特別是在 2022 年底硅料、硅片 價格下行的影響下,電池片價格下降幅度顯著。



          受益于終端產品價降量增,輔材環節需求有望得到進一步提振。從全年角度來看,在硅料產能 逐步釋放,產業鏈價格有望下行的驅動下,組件產量將會出現增長,進而帶動膠膜、玻璃等關鍵 輔材需求的提升。即使部分產品價格依舊在相對較高的區位運行,考慮到光伏膠膜等輔材在組 件產品的成本占比較小,龍頭企業憑借品牌質量和供應鏈優勢,有望進行價格傳導,進而帶來 盈利的階段性修復。

          (三) N 型電池降本增效為 23 年主旋律

          PERC 電池轉化率已近理論極限,N 型電池進展需重點關注。硅片可分為 P 型(Positive)與 N 型(Negative)兩種,主要區別在于基底的硅片類型,使用 P 型硅片作為基底為 P 型電池,使用 N 型硅片作為基底為 N 型電池,當前市場中主流的電池還是以 P 型為主。目前,電池技術處于 迭代期,P 型(PERC)電池轉化率接近理論極限,其產品生命周期已經接近完全期,需要關注 新型技術路線。新技術的 N 型電池的技術路線有 TOPCon、異質結、IBC 等,該型電池的轉化 極限效率相較于傳統的 P 型電池有著更大的提升空間。而電池效率越高,意味著 LCOE 越低, 應用場景越多。

          預計未來 N 型電池有望實現 1-2 個百分點的超額轉換效率。與傳統的 P 型單晶電池和 P 型多 晶電池相比,N 型電池有光電轉換效率高、溫度系數低、光衰減系數低、弱光響應等優點,已 經在理論上驗證具有更高的轉換效率。根據 PV-info的調研,從理論研究角度分析,N型 TOPCon 電池的理論極限效率 28.7%,PERC 電池的理論極限效率 24.5%。按照光伏協會的預測路徑,至 2025 年 P 型單晶電池轉換效率有望達到 23.7%,而同期 TOPCon 單晶電池、異質結電池、背接 觸電池的轉換效率分別有望達到 24.9%、25.3%、25.3%。

          2023 年 N 型電池占比有望達到 25%。根據 CPIA 統計,2021 年,國內新建量產產線仍以 PERC 電池產線為主。隨著 PERC 電池片新產能持續釋放,PERC 電池片市場占比進一步提升至 91.2%。隨著國內戶用項目的產品需求開始轉向高效產品,原本對常規多晶產品需求較高的海外市場也 轉向高效產品,PERC 電池片的市場占有率將逐步下降,2023 年 N 型電池的市場占有率有望達 到 25%,至 2030 年有望達到 70%以上。

          鈣鈦礦有望成為下一代光伏材料,一級市場獲資本認可度高。能量轉化效率是光伏產品的核心 技術參數,是光伏成本下降的源動力。鈣鈦礦擁有轉化效率高、成本低兩個主要優點,被產業認 為是極具潛力的下一代光伏材料。日前,南京大學譚海仁教授課題組在全鈣鈦礦疊層電池領域 有了新進展,經日本電氣安全和環境技術實驗室(JET)國際權威認證,全鈣鈦礦疊層電池轉換 效率高達 28.0%,首次超越單晶硅電池的最高效率 26.7%;同期,大面積全鈣鈦礦疊層電池組件 認證效率也突破到了 21.7%,為目前大面積鈣鈦礦電池組件的最高轉換效率,這兩項結果均被收 錄到最新一期《Solar cell efficiency tables 60》。2022 年 12 月中旬,協鑫科技旗下昆山協鑫光電材 料有限公司(下稱協鑫光電)宣布完成 5 億元人民幣 B+輪融資,資本認可度較高,但該技術路 線的商業化進展仍在持續推進中。

          風電板塊:海風依然維持成長性

          (一) 風電招標量創新高,行業成長性依舊

          2021 年全球風電新增裝機約為 93.6GW,未來行業預計依然能夠保持穩步增長。根據全球風能 理事會(Global Wind Energy Council, GWEC)發布數據顯示,2021 年,全球風電新增裝機容量 為 93.6GW,僅比創紀錄的 2020 年低 1.8%,累計裝機容量達到 837GW,比 2020 年增長 12.4%。其中,全球陸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為 72.5GW,比 2020 年下降 18%。

          我國各省份規劃十四五期間的風電新增裝機已超過 310GW,內蒙古遙遙領先。根據金風科技統 計,近期至少已有 29 個省份發布了“十四五”遠景目標綱要、能源/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或綠色 低碳循環體系等文件,包括內蒙古、新疆、甘肅、河北、廣東、廣西、吉林、江蘇等在內的多省 市,根據已公布的規劃數據,十四五期間風電新增規劃裝機達到 313GW。按照相關發展規劃, 未來新增裝機規模最高的是內蒙古,預計達到 51GW,顯著領先其他省份;另有新疆、甘肅、河 北、廣東等省份規劃新增風電裝機容量超過 20GW。



          2022 年前三季度國內風電設備公開招標量同比增長超八成,增速較上半年有所提升。根據金風 科技統計數據,截至 2022 年 9 月 30 日,國內公開招標市場新增招標量 76.3GW,比 2021 年同 期增長了 82.1%。2022 年上半年,國內公開招標市場新增招標量 51.1GW,比 2021 年同期增長 了 62.3%,前三季度招標量的增幅較上半年有所提升。另根據中國風電新聞網統計,2022 年全年 有 603 個風電項目進行招標,已開標項目總規模達到 103GW。

          (二) 海上風電表現出更好的成長性

          海上風電相較于陸上風電表現出更好的成長性。根據全球風能理事會預測,2022-2026 年,預計 全球風電新增裝機容量為 557GW,復合年均增長率為 6.6%,即每年新增裝機容量超過 110GW。其中,預計全球陸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為 466GW,復合年均增長率為 6.1%,年平均裝機容量為 93.3GW;預計全球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將超過 90GW,復合年均增長率為 8.3%,年平均裝機 容量為 18.1GW。如果剔除掉 2021 年較高基數的影響,2023 年-2026 年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增速 更為可觀。

          國內海風招標規模超過 11GW,同比大幅提升。根據金風科技統計數據,按市場分類,2022 年 前三季度陸上新增招標容量 64.9GW,較 2021 年同期提升 58.7%;海上新增招標容量 11.4GW, 較 2021 年同期大幅提升 1040.0%,主要原因是受到前期基數較低的影響。


          海上風電項目能夠獲得更高的利潤率。根據金風科技 2022 年半年報數據,以服務海上風電為主 的大機型 GW6S/8S 設備對應的毛利率水平高達 25.07%,顯著高于主要應用于陸上電場的 GW3S/4S、GW2S 機型。大型化機組有助于降低平均單瓦成本,進而帶來更高的利潤率水平。

          明陽智能在海風招標規模中占比接近四成。我國海上風電招標項目的中標大戶為明陽智能,按 照中國風電新聞網的統計,明陽智能 2022 年全年中標的海上風電項目約為 6.53GW,占全部風 電招標項目的比重約為 36.5%;金風科技和電氣風電中標項目都超過 3GW,占比大約在 20%左 右。

          (三) 大型化帶動度電成本下降,風電經濟性持續改善

          全球海上風電項目的平均裝機容量大幅提升。隨著風電技術的進步和產業的規模化發展,過往 一段時間全球海上風電的潛力逐步釋放。風能專委會(CWEA)信息顯示,2010―2020 年,全 球海上風電項目的平均裝機容量從 136MW 提高至 304MW,增加了 124%。2021 年,全球海上 風電項目的平均裝機容量為 262MW,2020 年后已有部分項目的單體容量超過了 1GW。海風度電成本從 2010 年至 2021 年下降 60%,經濟性逐步顯現。在風電產業化驅動下,技術、 經驗、供應鏈等多重因素驅動產業逐步成熟,平均度電成本顯著下降。根據風能專委會(CWEA) 信息,2010―2021 年,全球海上風電平準化度電成本從 0.188 美元/千瓦時下降到 0.075 美元/千 瓦時,降幅達 60%。從 2007 年的峰值到 2021 年,全球海上風電平準化度電成本已經下降了 65%。

          平準化度電成本預計未來仍有下降空間。2020 年,Ryan Wiser 等人集合全球 140 名風能專家見 解在《Nature Energy》雜志上發布了最新的風電成本的預測,研究表明至 2050 年,受技術創新、 工業成熟、競爭激勵和鋼鐵成本、貸款利率等因素的影響,風電成本將下降 37%-49%。經 97 位 陸上風電,71 位固定式基礎海上風電的專家預測,陸上風電的高位成本(典型 LCOE 更高的概 率只有 10%)至 2050 年相比于 2019 年將下降 8%,低位成本(典型 LCOE 更低的概率只有 10%) 下降 37%,中位成本(LCOE 更高或更低的概率相同)下降 54%;固定式基礎海上風電的 LCOE 分別下降 26%、49%、64%。



          風電機組投標均價較 2021 年初下降超 40%,受益于技術進步、產業化推進和風機大型化。隨著 陸上風電、海上風電搶裝潮逐漸平和,價格在下游客戶決策中的影響權重越來越重要。為持續 降低單瓦成本,在原材料價格相對較高的水平下,風電整機廠商傾向于研發生產功率更大的機 組。當前市場主流的招標機型基本上已經提升至 5-6MW,較前幾年的 2-3MW 功率提升明顯, 進而顯著降低終端企業的單瓦成本。根據金風科技統計數據,2021 年以來全市場風電整機商風電機組投標均價持續下降,2022 年 9 月投標均價已經下降至 1808 元/KW,較 2021 年初下降約 41.32%。主要原材料價格出現下降,緩解產業鏈成本壓力。2020 年以來,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 風電產業鏈的上游價格也維持在較高位置,特別是在 2021 年中時達到階段性峰值,后續有所回 落。以螺紋鋼現貨價格為例,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螺紋鋼現貨價格月 4051.11 元/噸,較 2022 年年初價格下降 13.54%,較近兩年高點下降 31.95%。我們預計大宗商品價格有望維持在相對較 低水平,有利于風電企業成本的下降。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我們的任何投資建議。如需使用相關信息,請參閱報告原文。)

          獲取精品報告請登錄【未來智庫官網】www.vzkoo.com。
          立即登錄請點擊下方“閱讀原文”。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元宇宙YITB.COM All rights reserved.元宇宙YITB.COM

        1. <dfn id="njlhd"></dfn><source id="njlhd"></source>

          <source id="njlhd"></source>

            <dfn id="njlhd"><video id="njlhd"></video></dfn>
            <source id="njlhd"><address id="njlhd"><sup id="njlhd"></sup></address></source>

            <b id="njlhd"><small id="njlhd"></small></b>
              <tt id="njlhd"></tt>

                <video id="njlhd"><address id="njlhd"><kbd id="njlhd"></kbd></address></video>
              1. 4438xx亚洲最大五色丁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