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元宇宙行業,我該如何評價你?
投資人關注你,創業者押寶你,學者研究你,消費者卻不太理解你。
“到底啥是元宇宙?”
“元宇宙與我有什么關系?”
“我去哪兒進入元宇宙?”
因為「Facebook改名Meta事件」而全面進入公眾視野的“元宇宙”概念,目前貌似還在努力融入公眾生活的極早期。
本文將簡單評點元宇宙的主流賽道,截至2022年末的發展態勢。
1. VR&AR終端
持續迭代,道阻且長
元宇宙行業內,普遍將VR與AR眼鏡視為最重要的“元宇宙入口”,即在下個時代有望替代智能手機,成為人們工作生活無法離身的「剛需智能終端」。時至2022年末,這個目標不可謂不遙遠。
據TrendForce預計,2022全球VR設備出貨量達到858萬臺,同比下降5.3%。這意味著雖然今年各大VR廠商努力迭代更新著自己的VR硬件,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卻并沒有被進一步拉升。
Meta Quest 2生態 | 圖片來源:搜狐
Meta 長期以來一直主導著這個行業,這要歸功于價格實惠的 Quest 2,它在 2022 年前三個季度占據了全球 AR/VR 頭顯市場的 84.6%。下一個最接近的競爭對手是字節跳動的 PICO,同期的份額為 7.4%。后續排名為 DPVR(1.8%)、HTC(1.1%)和愛奇藝(0.9%)。然而,隨著索尼 PSVR2 的推出,目前的競爭格局也會被動搖。
目前,Quest 2具備同行內基本最優的軟件內容生態,不過Pico背靠抖音大腿,在應用生態上也在通過拓展主流軟件工作室與自研,奮起直追,未來可期。
主流VR一體機對比 | 圖片來源:什么值得買
上圖反映了目前市面主流的VR一體機的核心參數,可以看到廠商們圍繞視場角,分辨率與光學結構等技術層面展開了全面的軍備競賽,售賣價格也都只是一般中低端智能手機的價格,通過虧本賣硬件的策略希望降低用戶的購買門檻,也搶占更多市場份額。然而受制于機身重量,電池續航等問題,用戶連續使用超過1-2個小時,就基本需要停止使用休息,VR頭顯也常常落灰乃至被上架閑魚。如何從硬件板塊有效提升“用戶使用時長”將會是未來頭顯開發工作者們長期需要攻堅的問題。
反觀AR設備,可以說在toc的發展上還遠不及VR。目前的AR眼鏡,在一些B站Up主的評測中,被解讀為戴在頭上的"顯示屏”。確實,AR設備并不致力于制造完全沉浸式的虛擬體驗,而是將虛擬屏幕與物件投影在現實世界中,想要做到與AR應用與現實生活的無縫結合,挑戰頗大。下圖為Up主何同學的一條爆款視頻,里面生動解釋了AR眼鏡目前可以做什么,又有哪些問題,建議一看: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RA41157hM/?spm_id_from=333.999.0.0
圖片來源:老師好我叫何同學
結合IDC與TrendForce的預計,2022年全球AR設備出貨量預計達110萬臺。據易觀分析數據,2022年Q3,我國AR眼鏡銷售大約在數萬臺的體量,其中,Nreal以34.5%的市場份額占據首位,雷鳥創新以28.6%的市場份額僅次于Nreal,Rokid以24.4%的市場份額緊隨其后,位列第三。除此之外,小米米家、INMO(影目)分列第四和第五名,份額分別為8.5%、4.0%。
圖片來源:Nreal
獨占龍頭的Nreal 2022年8月獲得Gentle Monster戰略投資,不難看出,Nreal致力于打造技術與顏值均在線的龍頭產品,也有機會再未來借GM之力在渠道布局與品牌定位上取得競爭優勢。
在國際市場上,微軟仍是AR眼鏡領域的重要玩家,其最新推出的設備仍是2019年Hololens2,下一代產品何時面世令人期待。另一方面,智能手機時代的王者蘋果,剛剛又爆出其XR頭顯設備將推遲到2023年下半年才能發布量產,不知蘋果是否能帶來劃時代的產品?還是說蘋果的光環在元宇宙時代也將漸漸褪色?一切都要等真機出貨才能見真章。
2.元宇宙空間
直面“空城”,深耕體驗
沒有一家元宇宙空間平臺,能笑著總結2022。Roblox,Sandbox與Decentraland是較為公認的全球元宇宙平臺三巨頭。
Roblox自2021年3月,以元宇宙第一股姿態上市后就備受媒體關注,首日股價上升54.4%達到400億美元,在21年11月更是達到了800億美元的市值巔峰,奈何在元宇宙概念云涌的2022年,roblox卻在一輪輪的季度報告中,展現出低于市場預期的營收能力,市值相較峰值跌去80%。
圖片來源:Roblox
Roblox本身是一個UGC(用戶生成內容)沙盒游戲平臺,不過,跟一般沙盒游戲不同的是,它本身并不創作游戲,而是主要提供開發游戲的平臺和工具,讓玩家自己制作游戲吸引用戶。玩家能獲得分成,這又激勵玩家不斷生產新游戲,循環往復。
這樣的商業模式決定了roblox需要足夠的開發者,足夠的玩家,且他們愿意在平臺上消費。受疫情影響,即使22Q3Roblox的DAU(日活)為5880萬,同比增長24%,但是同時平均每DAU的Bookings收入為11.94美元,同比下降11%,玩家花錢的減少量抵沖了用戶增長的表現。
為此,Roblox也在積極尋找變現解決方案,即NFT與廣告。目前roblox市場正在引入類似NFT的 “有限物品”并逐步開放有關的Web3功能,廣告業務則是面向開發者,推出了較為成熟的廣告系統用于游戲推廣,主要有三種形式——banners(橫幅)、skyscrapers(豎幅)、rectangles(矩形)。盈利模式是采用競拍,曝光率(顯示次數)由該時段的競價系統決定,競價單位為Robux,每一輪廣告投放時長為24小時,每個廣告形式都有獨立的競拍系統。作為最現象級的“元宇宙平臺”,希望roblox可以平穩運營,更好地賦能開發者,在23年取得更佳的財務表現,重試二級市場的信心。
Sandbox與Decentraland的處境則更加讓人擔憂,據Block Research數據顯示,The Sandbox在2022年11月平臺月獨立用戶數量有17,019名用戶。Decentraland平臺擁有6,529名獨立用戶。與Roblox近6000萬的月活簡直不可同日而語,更嚴重的是,對這兩家平臺尤其重要的虛擬土地價格與銷售額也在今年大跌,具體而言,雖然今年1月份元宇宙平臺的月交易額為4920萬美元,但11月份這一數字降至僅200萬美元,相比年初減少96%。虛擬土地價格早期的走高其實伴隨的是限定的數量與對土地未來價值的吹捧,如果這些土地所在的平臺并未展現出充沛的流量吸引能力,土地的價值也勢必大范圍滑坡。看來在元宇宙中,選址也是關鍵性問題。
圖片來源:Decentraland
國內的元宇宙空間平臺,相較于海外,還有著明顯的差距。
可能很多從業者在國內首先能想到的平臺就是百度的希壤,希壤在21年末剛推出時確實在業內引起了一定的轟動,夠賽博朋克的設計,足夠大的觀眾容納人數,不斷豐富的合作品牌、展覽與建筑,仿佛一座未來城已經躍然我們面前。可惜由于上線太倉促,希壤的整體游覽體驗并不盡如人意,互動方式少,卡頓,空氣墻等問題讓希壤的體驗遠不能跟市面上主流的手游作品媲美,自然也導致22年下半年已較少能聽到關于希壤的新動態了。
圖片來源:希壤
在百度之外也有正式推出過元宇宙空間產品的大廠還有網易與天下秀。網易的產品瑤臺是比較聚焦于服務線上會議會展場景的輕型元宇宙產品,同時在線人數限制也較低,除了承接了一些論壇活動,沒有做出特別出圈的事件。天下秀的虹宇宙選擇了走比較卡通的整體建模風格,不過度追求超寫實的效果,經歷數次迭代,在畫面水平上接近于韓國大熱的虛擬社交App——Zepeto崽崽。且天下秀努力撬動各方資源發售了多批數字藏品,也算是為打通空間的商業化路徑邁出了不錯的第一步。
圖片來源:虹宇宙
世界上很多事都有輪回,誰也不會想到,在元宇宙時代,QQ秀又殺回來了。平心而論,目前最成熟的中文元宇宙,其實正是“超級QQ秀”+“QQ小窩”。選項夠多的捏臉與裝扮服飾,優質的房屋與品牌聯動家具設計,再加上QQ上充足的年輕用戶群體。超級QQ秀出道即巔峰,在活躍用戶數,平均用戶時長與虛擬商品銷售量上都遠超業內其他同類產品。
我的小窩海景房 | 圖片來源:超級QQ秀
本質上,元宇宙空間是必須具備強社交性的。如果某單一用戶的虛擬房產非常炫酷卻沒有朋友可以來參觀,也會淪為雞肋。爭奪用戶,留下用戶,是所有元宇宙空間開發商2023年的必修課。
3.虛擬數字人
尋覓社會角色
雖然元宇宙空間都還不甚成熟,元宇宙的使者——虛擬數字人們已經成功搶占了一定的媒體曝光,成為了2022中國流量商業的“新物種”。伴隨著虛擬數字人制作技術的不斷優化,當下的主流數字人呈現出「超寫實」,「更智能」,「強內容」的發展態勢。市面上分流出身份型與功能型兩大數字人流派,其中身份型數字人都有名有姓,他們挑戰著真人明星與KOL的江湖地位,也成為品牌代言合作的新寵兒。
在上周全元宇宙團隊參與聯名發布的《2022虛擬偶像年度排行榜》中,二次元歌姬洛天依榮登榜首,樂華虛擬女團A-Soul喜提次席,超寫實偶像AYAYI與柳夜熙分獲第3與第4。羅云熙公司旗下次元練習生利伯特成為男性虛擬人最高名詞,獲得第5名,在抖音上表現出彩的天妤與集原美獲得第6與第7。藍標旗下國風偶像蘇小妹獲得第8,世悅星承旗下銀發美男Vince獲得第9,虛擬人制作大廠魔琺科技旗下翎_Ling獲得第10名。這次的評選結合社交媒體數據,資訊數量與商務代言情況,基本反應了中國市場虛擬偶像第一梯隊的真實現狀。榜單詳情請點擊以下圖片:
根據研究機構IDC的研究顯示,到2026年,中國AI數字人的市場規模預計會達到102.4億元。更有機構預測,數字人帶動產業在23年就將達到超3000億元。
這樣看來,虛擬數字人完全有機會成為新時代的杠桿與放大器,為企業的生意帶來有效助力。舉個例子,目前虛擬數字人已可以擔任智能主播,在企業的電商直播間內,負責冷門時段的產品講解,并根據提前準備好的客戶問答庫響應彈幕上的問題,讓企業直播間做到7X24小時不下播。再舉個例子,企業內控數字人審閱處理文件的效率是真人文員的成千上萬倍,不少大型企業已引入數字員工替代重復性的文職崗位。在《數字人產業發展趨勢報告(2023)》中,騰訊研究院總結了虛擬數字人應用的諸多場景,在此僅供讀者參考:
圖片來源:騰訊研究院
目前的虛擬人產業當然也不都是光鮮積極的光景,整個行業的競爭還是非常殘酷的,如果虛擬數字人的技術企業拿不到融資,基本也可以宣告其在后續的競爭中不具備留在牌桌的資格。整個行業呈現出明顯的馬太效應,頭部企業人才充沛,案例豐富,拿到融資進一步放大優勢,開發saas產品,迭代軟硬件,吃下市面上大多數的優質客戶,而無法快速做出爆款IP或案例的小廠一般來的快去的也快。
2023年的虛擬人行業還是非常值得期待的,相信更多的頭部品牌會孵化自己的數字人,一些toc的產品也會走向成熟讓每個人擁有自己的定制數字人。
4.NFT&數字藏品
回歸理性發展
宇宙的盡頭就是帶貨,而元宇宙中的貨,正是NFT。玩元宇宙不玩NFT,就好像玩互聯網卻不玩電商。
NFT,非同質化通證,主要指代在海外通過以太坊等主流虛擬貨幣在Opensea等NFT市場上鑄造或購買的數字資產,每個都具備唯一的哈希值,可溯源,可確權。以上這樣生僻的描述往往讓沒有科學手段真正購買NFT的用戶一頭霧水,經過數月的潛心研究,全元宇宙團隊生產了《我算是把NFT玩兒明白了》一文,堪稱胎教級NFT上手指南,建議一讀:
NFT可以是視頻,音樂,道具,虛擬土地,當然,最主流的NFT目前是以圖片形式為主的收藏品,且PFP項目(社交頭像類)是其中的主力軍,聲名在外的BAYC無聊猿與CryptoPunks加密朋克等正是這類項目的翹楚。
圖片來源:Asian Mint
NFT項目的運作非常考驗項目方的運營,設計與資源水平,而項目是否能異軍突起經常也是包含一定的周期加持與運氣成分。海外NFT市場在2022年受到Luna,三箭資本與11月FTX驚天大雷的影響,今年內一直處于熊市,這也反映在了最大的NFT交易市場Opensea的銷售額上。2022年1月,Opensea上的交易額高達僅50億美元,到了12月,月度交易額僅2.3億美元。
圖片來源:Dune
海外的NFT具備較強的金融理財屬性,完全開放的二級市場讓大量用戶以投機心態買入持有NFT,然而熊市籠罩的2022年讓NFT玩家們發現手上的NFT大多貶值乃至歸零,心灰意冷的他們自然也不再有興趣繼續參與NFT項目方的活動,市場銷量與聲量自然走低。不過熊市中也不乏讓人眼前一亮的新項目,近日,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發行的45000份個人肖像卡片NFT經過18個小時售罄,帶來435萬美元的收益。如果一次購買45份,還能確保與特朗普共進晚餐。不過這次的發售對特朗普來說其實是一次打臉,他曾公開表示自己對于加密貨幣的鄙視態度,然而本系列的面試也說明他逃不開 “NFT真香定律”。
圖片來源:Opensea
全球的NFT,中國的數字藏品。由于中國市場對虛擬貨幣的零容忍,原汁原味的NFT在中國市場并不可行,取而代之的正是數字藏品。數字藏品同樣需要上鏈,不過在國內上的一般是聯盟鏈而非公鏈,且用戶購買主要支付的是人民幣而非虛擬貨幣。行業普遍共識的是,中國的強監管下,大多數數字藏品平臺并不具備開展二級市場的授權,也讓一級市場發售完的數字藏品不再具備流動性,成為了真正的“藏品”。然而,因為數字藏品toc的零售價值與平臺啟動的低壁壘,截至目前,中國市場已涌現出超2000家數字藏品平臺。
圖片來源:數藏艦
如上圖所示,今年上半年,數字藏品行業蓬勃發展,數字藏品平臺每天都有創世上線,好不熱鬧,大家都希望借數藏的東風來試試自己是否有機會成為下個時代的淘寶。在web2.0時代獲得過市場青睞的互聯網公司們基本都試水了數字藏品,他們一般都選擇在自己的主力App內上線數字藏品頻道,利用公司積累的資源與流量,合作知名IP,發布0-200元間定價為主的數字藏品。
不過很多公司為了項目發售可以獲得更可觀的商業回報,同質化的作品,有著數千份的發售數量,這大大降低了數字藏品的稀缺性與價值感,也讓用戶產生抵觸心理,這也加速了年中中國數字藏品行業走向供給過剩,售罄神話不再,藏品滯銷成為業內常態。
圖片來源:艾瑞咨詢
在騰訊幻核7月打響數字藏品平臺清退第一槍后,下半年選擇清退退款的數藏平臺數不勝數,據速途研究院統計,9月起,已有近百家數藏平臺選擇了清退,不過他們并不是像騰訊幻核一般全額退回一級銷售的貨款,大多數只按照首發價的10%-30%退款。這也導致各地公安不斷接到暴怒數藏用戶的投訴,這些數藏平臺運營主體背后的法人,眼見平臺運營收益與交易有限,還有巨大的法律風險,更是趨向于清算歇業了事。可以說,近幾個月國內數藏行業在經歷一輪殘酷的新陳代謝。
2023年的數字藏品行業,會好么?問題的重心落在兩個要點上,一是“合規的二級市場”,二是“應用場景”。隨著國內版權與金融等有關部門對數字藏品行業監管政策的不斷深化,以各地文交所為中心的合規二級市場新機制可能成為主流,而市面上無法與合規渠道達成有力協作的“野雞臺子”勢必無法持續無序的二級之路。在應用場景方面,目前大多數的數字藏品購買之后都在數藏平臺app,小程序的用戶界面孤島內,并沒有真正達到社交上的展示價值,更不用說實用價值。這也是因為元宇宙殺手級的中文應用尚未出現。折中的解決方案是,數字藏品的項目方為藏品設計更多虛實結合的權益賦能,且用心交付,讓數字藏品成為更大電商生態中的潤滑劑,而不是孤立的碎片。
結語:
即使聊完了智能終端、元宇宙空間、虛擬數字人與NFT&數字藏品,我們仍然無法描述出元宇宙的全貌。
以數字孿生驅動效率革命的工業元宇宙,以虛實相生煥新傳統景區的文旅元宇宙,以模擬演習提升國力的軍事元宇宙。。。更重要的是,以ChatGPT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應用進一步顛覆我們社會生產要素的組織范式。未來的元宇宙,讓人期待也讓人遲疑。
2023年,全元宇宙團隊會繼續以空杯心態吸收并傳遞來自元宇宙的信號,讓我們的讀者,做信息通達的元住民,如果你覺得本文對您有幫助,歡迎收藏,點贊,轉發,你們的支持是我們繼續生產好內容的動力!
2023年,我們元宇宙相見!
文章轉發自全元宇宙Allmetaverse微信公眾號,版權歸其所有。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和任何投資暗示。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元宇宙YITB.COM All rights reserved.元宇宙YIT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