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大旗下的
元宇宙綠色邏輯鏈
November
10
元宇宙是最大的碳中和工程與碳中和最強工具。碳中和是元宇宙最大制約與最強支撐。元宇宙以數字化、智能化全面推動產業碳排放的大幅降低,碳中和與新能源技術的突破將是未來巨大的機會。
2022年11月5日,由元宇宙三十人論壇、中譯出版社、鈦媒體·鏈得得、太一靈境、超創者共同舉辦的“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2022年第二屆元宇宙“雙十一學習狂歡節”第5期——“碳中和大旗下的元宇宙綠色邏輯鏈”成功舉辦。
國富資本董事長、《元宇宙與碳中和》作者熊焰,億歐聯合創始人兼總裁、《元宇宙與碳中和》作者王彬,莫塞元宇宙創始人Landon,元能星泰創始人、CEO凌暉,孿數科技創始人馬俊杰五位嘉賓共同交流探討碳中和大旗下的元宇宙綠色邏輯鏈,為大家帶來了深刻解讀與精彩分享。
國富資本董事長、
《元宇宙與碳中和》作者熊焰
元宇宙是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的一個自然過程,是數字經濟的全新階段。無論是Web1.0還是Web2.0,本質上是解決了數據的傳輸與運算處理的效率問題,但是到了Web3.0,區塊鏈技術接近成熟,它就變得自帶生產關系特征,自帶金融屬性。這是一個大的變化,由原來的信息互聯網,變成了今天的價值互聯網。
接著是整個交互形態發生變化,原來我們是通過電腦、手機、移動互聯網來進出數字世界。接下來可能會出現電腦、手機加腦機,也就是VR、AR、MR,多了一個進入數字世界的通道和維度。這樣人們進入數字世界可以更加隨時隨地,更加沉浸化,更加真實立體。隨著內容引擎和內容生成技術的進一步完善,可能會出現原來是數字產品的生產者、消費者和所有者變成了生產者、消費者和獲益者的趨向。
還有一個重大的變化,互聯網上半場,數字資產占比較小,在不久的將來,會出現數字資產、數字財富遠遠大于人類所有的物質財富。這樣人類關于財富的價值創造與價值實現的格局與邏輯就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這就是元宇宙是數字經濟的高級階段,或者叫一個全新的階段。
元宇宙與碳中和是什么關系呢?元宇宙、數字技術都要耗能。元宇宙與碳中和之間的關系實際就是數字能量與排放的相互制衡的關系。我們現在講元宇宙更加三維立體沉浸化。這種表達形式對能源的要求非常高。現在普遍認為如果達到元宇宙沉浸化的算力要求,至少需要今天算力的一千倍。
元宇宙應該是基于綠色能源革命,支撐元宇宙的能源不能再是原來的碳基能源,而是清潔能源,于是綠色能源革命呼之欲出。當然信息技術的進步對于碳中和起到巨大的推進作用。現在信息技術、智能技術、數字化智能化全面改變了整個產業結構,特別是改變了能源生產。
我們一直為中國碳中和的目標奮斗,因為這符合中國的國家定位,符合中國的綜合優勢,符合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良好愿景,元宇宙與碳中和會構成未來30年最大的兩個趨勢。
莫塞元宇宙創始人Landon
人工智能在元宇宙應用生成走向了一個新的高潮。在元宇宙的時代,我有一個小的口號,“給我一個支點(AI),可以撬動整個元宇宙。”
面對發展與環境的問題,人類經濟發展、人類活動對環境影響,怎么協調這樣的關系呢?由于人類的活動,特別是工業時代、工業經濟,產生了大量的排放,導致溫度上升,海平面持續上升這已經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如果不控制碳排放,到2100年有數萬個海島會消失,可以看到的島嶼都面臨沉沒的風險。
人工智能會生成新的海島,在AI算法下產生新的元宇宙中的海島。通過這種方式,在元宇宙重生海島的同時,也是元宇宙生成的機制。
人們可以在島上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通過這種方式,在線下跟現實當中的島嶼合作,拿到它們的授權,同時把無居民的海島保護下來。
通過數據的授權,海島元宇宙的開發產生經濟效益。同時,這部分的資金也會更好地用于保護現實中的島嶼。通過這種方式,在元宇宙里建設藍色經濟。元宇宙的方式是新的嘗試,它完全不用破壞環境。雖然還是會產生一些排放,人工智能、數據處理,但相比傳統的海島開發,填海改造或者人類活動足跡會大幅度減少。
元能星泰創始人、CEO凌暉
元宇宙對于傳統能源行業來說是一個爆發點。
首先從需求角度來講,傳統能源行業的信息化管理體系都是沿用比較長時間的體系架構,大概有20到30年的時間。它內置的工業軟件體系包括管理邏輯,其實都不符合現在的發展趨勢以及年輕人對于就業上的一些需求,因此面臨著人才危機。數字孿生技術重新定義了工業軟件體系,讓它逐漸邁向工業元宇宙的時代。
第二,數字孿生和傳統的仿真有怎樣的區別?為什么用了數字孿生或者邁向工業元宇宙之后會有更好的優勢?其實傳統的仿真是面向于設計規劃階段,使用門檻非常高,成本也比較高的一套軟件體系。數字孿生是面向生產過程的參與人員,可能不需要深度技術背景的人員。
其實現在的數字孿生就是把奢侈品日常化,日常生產生活都可以使用。它的優勢有很多,例如它可以不受工況限制,基于任意狀態實時分析,應用現有的人工智能調整自動優化調整參數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它交互性很好,使用門檻非常低。
第三點,數字孿生技術可以大幅度提升數據利用效率。通過實時仿真數字孿生,可以減少新的監測建設需求。同時結合實時仿真和自控,對于人員的數量需求也減少了,這是革命性的,帶來的提升和體驗都是多方面,是發展的一個必由之路。
從以上三個方面,可以看出工業元宇宙依托數字孿生來進入工業元宇宙這樣一個方向,在整個工業行業尤其是在以能源為首的工業行業,是不可避免的趨勢。
孿數科技創始人馬俊杰
元宇宙非常重要的第一性原理或者底層邏輯,其實是信息的支持傳播底層演進,現在說到元宇宙包括數字孿生,是新一代傳播的形態,它代表的演進方向是非常高效、直接的人和數字世界的交互,人對數字的獲取,人對信息和知識的高效獲取,這是它本質的一個邏輯方向。
元宇宙的趨勢是非常快的,市場容量也很大,它代表了很多技術的集成。在這里,城市的發展和能源是息息相關的,簡單邏輯上來看,元宇宙會消耗更多的變量,包括web3.0的區塊鏈,挖礦機也是大量的電量消耗。但實際上可以看到,如果通過數字技術,可以更好地對生產力改進、優化生產關系,其實帶來的是倍增的效應。可以通過這樣的有機結合,來實現整個地球資源的高效利用。
元宇宙的數字孿生技術包括元宇宙在智慧城市中的能源應用,主要體現形式和特點是什么?
第一是自由自在的設計。如果結合能源來說,可以用非常低代碼的方式進行能源的規劃。例如海上的風電廠、水電站,其中有很多真實數字資產,也有機理模型和仿真數據的疊加。所以,虛實場景的結合帶來多運維的基礎。從能源的角度,“源、網、荷、儲、控”各個環節都可以在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得到交相輝映的效果。
第二是自然而然的決策。從可視化的角度來看,所見即所得,并不需要很專業的人員就可以很快地獲得重要的決策信息,特別是在出現復雜系統,出現跨專業、跨系統的信息決策的時候。在能源雙碳環節,碳足跡需要各個環節的信用追蹤和記錄,需要隨時隨地可以進行交易,這樣才能夠形成整個碳產業鏈全鏈條的一個數字化。
第三是亦真亦幻的體現,這是針對使用而言。從孿數科技的角度來說,整個能源也好,人的生活也好都是坐落在城市的場景和相關的城市基礎設施上。所以,整個數字孿生平臺是整合不同的數據,重構相關的數據模型、數據的定義,完成一個時空交融和應用。
億歐聯合創始人兼總裁、
《元宇宙與碳中和》作者王彬
碳中和的實現路徑離不開元宇宙的支持。因為元宇宙與碳中和是不可分割的兩個部分。
第一,目前各個國家出臺了一些推進碳中和的政策。元宇宙的核心要求是要有更多的算力,現在的算力基本以電力為主,可能就意味著需要更多的能耗。如果想實現元宇宙,必須實現能源結構的調整。
第二,產業結構也進行了轉型。去年中國數字經濟的占比已經占到40%,這40%中有四分之一是數字產業化,有四分之三是產業數字化。產業數字化在不斷往前推進的同時,其實數字產業化的步伐也在加大,產業結構的調整對于碳中和的實現有巨大的幫助,我們也希望每年數字經濟的增幅都會存在比較大的斜率。
第三,能源效率的提升。通過智能化和數字化的力量,來提升能源的利用效率,這是當下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點。現在的能源還存在大量浪費,甚至很多的供給和消費有很大的不匹配。
第四,從低碳技術角度去發力。
第五,當下是最為重要的,各個行業都要制定相應的低碳標準,我國體制和機制的建設是當下相對于海外國家比較缺乏的。
第六,通過金融的手段增加正向的激勵,比如碳匯等等。
基于六大任務,國家制定1+N的政策體系,從不同的角度推進碳中和。大家可以看到各個省市的碳排放交易市場如火如荼地進行,我們期望未來中國的交易量有一個革命性的提升,和元宇宙相關的可能就是數字化和智能化的進步發展,有助于各行各業實現雙碳目標。
(文中觀點僅代表嘉賓個人觀點,不代表元宇宙世代立場。)
更多精彩內容
文章轉發自元宇宙世代微信公眾號,版權歸其所有。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和任何投資暗示。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元宇宙YITB.COM All rights reserved.元宇宙YIT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