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末,元宇宙概念風靡全球,也讓2021年成為了公認的“元宇宙元年”。在1月9日的“2022首屆元宇宙教育前沿峰會”上,不少專家學者認為,2022年極有可能成為“元宇宙教育元年”。時隔數月后的今天,元宇宙研究又取得了哪些新進展?元宇宙產業又有了哪些前沿發現?這些成果又將怎樣促進教育的創新實踐?
迎科技創新之大變局,探教育革新之大發展。8月13日,正值金秋收獲之季,在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中國教育學會的指導下,由中關村互聯網教育創新中心、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中譯出版社主辦,元宇宙教育實驗室承辦,元宇宙三十人論壇支持的“2022第二屆元宇宙教育前沿峰會”在中關村互聯網教育創新中心隆重舉行。本屆峰會以“創新教育新篇章”為主題,得到海淀融媒、新浪VR、元宇宙三十人論壇、鈦媒體·鏈得得、億歐、央鏈直播、學說、零壹財經、陸想匯、超創者、XR控、元力社、CIBA戰略投資家、World Metaverse Expo等十余家媒體實時在線轉播,近30萬人在線觀看。
本次峰會由利亞德教育、易偲環球、實踐家教育集團、中科數字技術研究院、北京訊宏、新浪VR、清博智能協辦,元宇宙行業研究專家、教育界學者、產業界代表濟濟一堂,共話元宇宙賦能教育的創新作用,探索元宇宙教育未來發展的多種可能,展示元宇宙技術應用于教育的創新成果。元宇宙教育實驗室秘書長、中關村教育投資管理合伙人于進勇主持本次峰會。他表示,教育是元宇宙發揮優勢的重要領域。感官交互技術可以提供3D、沉浸等體驗優勢,區塊鏈則能為共創者經濟和學習經歷證明等搭建底層架構,這些都會對學習和教育產生深遠影響。未來,人類社會要迎來學習革命、教育革命。此時,舉辦元宇宙教育峰會,回顧過去,分析現在,展望未來,具有重要意義。元宇宙教育實驗室秘書長、中關村教育投資管理合伙人 于進勇
中關村科學城管委會規劃發展處處長王春生為峰會作開場致辭。他指出,當前元宇宙的發展,為教育創新和變革提供了新路徑。同時,元宇宙發展所需的底層技術,也需要通過教育為產業端持續培育和輸送了解前沿科技趨勢、具備相關技能和素養的人才,元宇宙與教育的發展息息相關、相互促進。他還表示,北京市海淀區引領全市乃至全球科技創新,在人工智能、區塊鏈、5G等元宇宙底層技術和數字虛擬人等前沿應用領域聚集了一批重點研發機構,匯聚了一批潛力創新型企業。未來,區政府將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加大政策支持,通過揭榜掛帥等形式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打造高沉浸感、強互動性的標桿應用場景,推動元宇宙落地開花。
元宇宙教育實驗室主任學術委員、著名經濟學家、橫琴數鏈數字金融研究院學術與技術委員會主席朱嘉明認為,如今正處于物質、能力、實踐、空間重新組合的大時代,教育元宇宙需要放在一個更大的事業中去認知。他從科技革命、學習革命和教育革命三個方面闡述了教育元宇宙的創新發展。第一,科技革命是21世紀的主旋律,現在的科技革命是全方位性、大融合、加速度的。第二,學習革命是21世紀的深層動力,而學習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要解決學科里的分類問題。第三,教育革命是21世紀的核心競爭,并指出當代教育要優化學制系統、堅持學科交叉、開發前沿學科。同時,他認為教育元宇宙是21世紀最后潛在價值的創新,需要導入科技前沿,實現終生教育,開啟人機相互學習,形成學習共同體。
![]()
元宇宙教育實驗室主任學術委員、著名經濟學家、橫琴數鏈數字金融研究院學術與技術委員會主席 朱嘉明
元宇宙教育實驗室主任、中關村互聯網教育創新中心主任楊丹在峰會上發布全國首份《元宇宙教育共識》,從元宇宙教育服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革新未來學習理念及學習環境、賦能未來學習與教育新范式、提高教育生產力、促進實體經濟發展、助力中關村科技與教育高地生態建設、構建對外合作橋梁這七個方面進行了闡述。這是全國首份《元宇宙教育共識》,為高度科技化的未來學習革命指引方向,是元宇宙教育產業發展的理論指南,為元宇宙教育學者、科研單位、企事業單位在推動中國元宇宙教育事業發展中發揮了積極的示范作用。![]()
元宇宙教育實驗室主任、中關村互聯網教育創新中心主任 楊丹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督學、中國民辦教育協會會長劉林認為,職業教育是各個教育板塊中市場性、開放性最強的領域,且現階段處在最好的政策和市場空間時期。他認為,職業教育元宇宙應在以下六個方面著力探索,形成高性能集成學習系統:第一,著力改善學習體驗,通過元宇宙可視化、智能化的學習模式,激發更多學生對于職業知識、技能的興趣;第二,著力改善學業評價,扭轉用學科知識考試分數評價學生的傳統,為職校學生提供更適合的評價方式;第三,著力補充職校師資短板,探索虛擬教師與現實教師的結合,形成學習共同體中的教師最佳組合;第四,著力補充課程資源,促進產教體系資源互聯互通;第五,著力提高學習效率效果,適應當代年輕人的學習思維;第六,著力擴展學校發展空間,在物理學校之上嘗試建設元宇宙學校。全國政協委員、國家督學、中國民辦教育協會會長 劉林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未來學校實驗室副主任曹培杰指出,規模化教育和個性化培養的有機結合是未來教育的方向。元宇宙與教育結合以后,首先將提供全要素的資源場景,教育資源不再是封閉的知識單元,而是廣泛存在于開放式、流動性的認知網絡和學習空間,全社會都變成學生學習的大課堂。然后將創設無邊界的學習場景,學習可以發生在教室,也可以發生在虛實結合的博物館、科技館等場景中,任何可以學習的地方都是學校。最后將創建自適應的評價場景,全面感知學習者的成長狀態,提供學習診斷報告、社會情感分析報告、健康狀態監測報告等,為學習者提供量身定制的全方位成長方案。![]()
利亞德教育事業部總經理董國光以“元宇宙+教育的場景構建與實踐”為題作主旨演講。他首先介紹了利亞德在“元宇宙+教育”方面的光顯產品和三款解決方案:第一是全顯示產品,利亞德教育實現了從小尺寸到大尺寸,從2D到3D,工藝從主發光到背光,服務場景從課堂外到課堂內的產品全覆蓋。第二是光顯融合,將室內照明與顯示融合起來。第三是全場景解決方案,幾乎可達到將智慧教育與顯示相關的場景全部結合。談到利亞德在“元宇宙+教育”方面的投入,他表示,利亞德很早便開始布局Micro LED,成立研究院、產業基地,發布白皮書等,展開了一系列工作。最后,他認為元宇宙教育要展現已知、探索未知,要通過超高清、沉浸式、立體化、強交互的解決方案賦能教育。![]()
利亞德教育事業部總經理 董國光
【高端對話】
迎接元宇宙時代
教育,現在應該怎么做?
![]()
元宇宙教育實驗室專家委員、《元宇宙教育》作者、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特約研究員李駿翼老師先與主持人進行開場對話。《元宇宙教育》上市3個月,李老師參與了多場讀者交流活動和實踐項目調研,并從元宇宙與教學、學校、教育生態、社會、人類文明這五個層面闡述了自己的思考。李老師認為,元宇宙的能量已經開始改變很多行業,同時也在助力智慧學校實現再度升級。由此,李老師引出圓桌論壇的兩輪議題:教育的宏觀層面的變革,教學的微觀層面的實踐,五位嘉賓共同就“迎接元宇宙時代,教育,現在應該怎么做?”進行了兩輪深度研討。元宇宙教育實驗室專家委員、《元宇宙教育》作者、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特約研究員 李駿翼
中央財經大學數字經濟融合創新發展中心主任、中國戰略新興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端在論壇中引入了與“終身學習”相映照的“全域學習”概念。一方面,學習場景會更加沉浸化、豐富化、多元化,實體學校和虛擬學校,及散落到各種商業與社會交互情景中的空間,都有可能成為全域學習的構成空間。而且,元宇宙還可以通過背后的一整套身份系統、社會系統、經濟系統,借助Web 3.0的內容眾創激勵機制,構建起更富創造性、生產性和協同性的進階型學習激勵體系和考核評價體系。這是對數字經濟時代教育基礎設施、教育場景、教育關鍵要素和教育目標體系的整體性重構,把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創意性產出能力和數字資產分配機制有機結合,學生在學習的同時還有可能通過參與性活動創收,那么元宇宙教育賦能傳統教育的過程也能激發出新的經濟和社會產出價值。
![]()
中央財經大學數字經濟融合創新發展中心主任、中國戰略新興產業研究院副院長 陳端
中國傳媒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部專職副學部長、互聯網信息研究院副院長曹三省首先剖析了元宇宙體系的左右雙翼:一側是通過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交互科技創造深度虛實融合的場景,另一側是通過以區塊鏈為代表的加密技術構建的虛擬經濟體系,左右互補。他還提出,人類的認知體系原本是真實化、全景化的,而報紙、電視、網絡平臺等一代代人工媒介,其實在不同程度上限制了人類的認知。而元宇宙的代表技術之一VR虛擬現實,提供了感知維度全景式、全域化認知的機會,讓認知回歸原點。未來,元宇宙媒體所帶來的全景式、全域化認知甚至可能會突破三維,躍遷到更高維度的場景,給人類生活尤其是教育帶來新的體驗。
中國傳媒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部專職副學部長、互聯網信息研究院副院長 曹三省
林天強:在元宇宙時代探索文化共同體,讓科技為幸福助力
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研究員、北京訊宏科技首席戰略顧問林天強表示,任何科技,包括元宇宙時代的科技,都要以人的幸福為皈依,而非讓人變成科技的工具和互聯網的數據。在虛實交融的元宇宙時代,教育的出發點不能僅局限于對過去知識的總結,更要研究未來,探索未知。今天的教育體系框架依然是大工業時代建立的集中式學習,但慕課、微課等方式已踏出了擴展教育邊界的一小步。需要更多人研究元宇宙時代的學習、教育方式,而這種學習教育方式恰恰與文化相關。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運用科技為人的幸福和快樂創造新價值。
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研究員、北京訊宏科技首席戰略顧問 林天強
中國電信研究院副所長、中國電信集團區塊鏈與數字經濟聯合實驗室主任梁偉分享了他在不斷跟進前沿技術過程中的兩點切身感受。首先,有趣比有用更重要,有意思要比有意義更重要。元宇宙中的學習應該是play to learn,在玩中學,在學中玩,興趣才是教育中最好的老師。第二,學習快速迭代的技術,需要經歷從理論到實踐再到理論的螺旋上升過程。我們應鼓勵學生親自體驗元宇宙設備及功能,并與已有經驗相對比,而避免紙上談兵。豐富的實踐才能輔助理論的不斷升維。
![]()
中國電信研究院副所長、中國電信集團區塊鏈與數字經濟聯合實驗室主任 梁偉
易偲環球CEO陳建偉非常看好元宇宙教育的發展空間,并在以下方面突破創新,積極嘗試。首先是利用虛擬演播室構建3D虛擬場景,打造沉浸式教學服務。第二,打造虛擬數字人教師,延展教師教學的時間和空間。第三,為丹曾文化開發和運營元宇宙人文課程知識庫。第四,建設基于區塊鏈架構的丹曾和田玉數字藝術館,把玉石的展覽、拍賣、雕刻、培訓等內容數字化、沉浸化、資產化,讓中國經典玉文化未來在元宇宙中發揚光大。易偲環球認為,服務應用場景開發的重點在于加強沉浸式體驗,激發用戶興趣才能保證學習效果,同時也需要不斷迭代技術來控制開發成本,為元宇宙的共建共享、可持續發展提供空間。
![]()
易偲環球CEO 陳建偉
實踐家教育集團董事長、MDW元宇宙實踐家創始人林偉賢認為,元宇宙將帶來商業實踐教育的大變革。元宇宙中需要設計師、資產顧問、虛擬導游、律師、營銷人員等三十余類新型工作人員,因此學生及求職者群體需增強對元宇宙及元宇宙人才的認知,并積極參與到實習實訓等積累經驗的實踐中;培訓機構要針對市場需求調整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強化校企聯動,共同優化人才供給;招聘平臺需建立元宇宙相關求職、招聘信息分類,更精準地服務人才需求。![]()
實踐家教育集團董事長、MDW元宇宙實踐家創始人 林偉賢
為加速元宇宙教育的發展,元宇宙教育實驗室將聯合各方力量,在學術交流、課題研究、基地建設、資源整合、平臺共建、人才培養等方面加強合作。在本場峰會上,元宇宙教育實驗室分別與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教育元宇宙專業委員會、中科數字技術研究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期元宇宙教育事業大發展。
左:元宇宙教育實驗室發起單位代表、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秘書長 馬國川右: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教育元宇宙專業委員會秘書長 呂天賜右:元宇宙教育實驗室主任、中關村互聯網教育創新中心主任 楊丹
本次峰會,除了是一次觀點激蕩的交流大會,還是提供了聚集勢能的行業協作機遇。在元宇宙教育實驗室成立的半年多時間里,已經有數家企業與元宇宙教育實驗室進行了深度綁定并開展了深度合作,成為元宇宙教育實驗室實踐基地的會員單位。本次峰會上,元宇宙教育實驗室發起單位代表、中譯出版社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學焦,元宇宙教育實驗室發起單位代表、中關村互聯網教育創新中心總經理趙偉鵬分別為元宇宙教育實驗室實踐基地和會員單位頒牌。元宇宙教育實驗室發起單位代表、中譯出版社有限公司總經理 李學焦建設元宇宙專家智庫,是元宇宙教育實驗室的主要工作之一。目前智庫中已有近50位專家學者。本次峰會上多位參與討論的嘉賓,便受聘為元宇宙教育實驗室的學術委員。元宇宙教育實驗室學術委員定期探討交流元宇宙教育發展前沿動態,為實驗室的發展方向和重大舉措提供方向指引和戰略指導,是實驗室的最高智囊。元宇宙教育實驗室發起單位代表、中譯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喬衛兵,為參與本次峰會的學術委員頒發聘書。中央財經大學數字經濟融合創新發展中心主任、中國戰略新興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端中國傳媒大學協同創新中心副主任、互聯網信息研究院副院長曹三省元宇宙教育實驗室發起單位代表、中譯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喬衛兵本屆“2022第二屆元宇宙教育前沿峰會”,融入了多重元宇宙元素。這些元素均由元宇宙教育實驗室會員單位提供,包括在“知行鏈”發行的數字藏品門票、元宇宙會展中心“云參會”,以及虛擬人播報企業介紹等,讓來賓不僅享受到一場專家觀點云集的盛宴,更可親自體驗元宇宙時代的核心技術成果,增強了本場峰會的互動性和新穎度,也與主題高度契合。![]()
虛擬人播報由清博智能提供
元宇宙與教育的發展息息相關、相互促進。它為師生創設沉浸式的教學互動場域,突破物理世界的局限,營造虛實融合的教育世界,也可以幫助教育實現學習過程高效、多維度、全程、全面的記錄。同時,元宇宙發展所需的底層技術,也需要通過教育為產業端持續培育和輸送了解前沿科技趨勢、具備相關技能和素養的人才。“2022第二屆元宇宙教育前沿峰會”的成功舉辦,推動了教育理念創新,促進了教育界和科技界人士的相互交流和強強合作,為“元宇宙教育元年”下半場提供了持續的支持與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