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5日,由元宇宙三十人論壇、盤古智庫、中譯出版社、超創者共同主辦的“時代級更新的橋梁暨7.25世界元宇宙日元宇宙研討會”在北京盤古智庫召開,并向社會倡議把每年7月25日永久性定義為“世界元宇宙日”。網易科技、騰訊科技等線上60多家媒體參與直播,覆蓋人群超百萬。
當前,元宇宙的發展如火如荼,各個傳統學科正在與元宇宙全面對接。元宇宙學呼之欲出。我們正在密切關注其發展的未來趨勢。
易鵬
盤古智庫理事長、創始人
易鵬先生首先發表講話,表示元宇宙代表了虛擬空間與現實世界的融合發展趨勢,醞釀著大量的機遇,也面臨著大量的挑戰。目前日本、韓國,以及印度都在高度重視元宇宙的發展,很多國家都想在新的領域,新的方向到來的時候取得較大的成績,各個行業巨頭們都在進行初始布局。盤古將以智庫方式賦能元宇宙創新發展的作用,推動國家及整個科技界對元宇宙政策扶持、產業整合、市場支撐、技術創新、場景應用等方面的多方位支持,共同參與,合作共贏。
喬衛兵
喬衛兵表示,元宇宙新時代的整個歷程,大家都是發起者、參與者、見證者、推動者。他認為:首先,元宇宙已經成為數字經濟時代,新思想、新資源、新知識、新人才、新圖書、新媒介的聚合新平臺;其次,元宇宙正在向產業化的方向縱深拓展,正在形成元宇宙產業的集群,這標志著一個新的賽道和新的經濟增長點的形成。
當前,元宇宙的發展如火如荼,元宇宙學呼之欲出。幾乎所有傳統學科都在與元宇宙對接,形成新的學科,如元宇宙教育學、元宇宙經濟學、元宇宙金融學、元宇宙產業學、元宇宙醫療學、元宇宙營銷學、元宇宙傳媒學、元宇宙社會學等。中譯出版社正在密切關注對元宇宙學的全面研究,關注元宇宙學的發酵和形成過程,及其所包含的概念理論體系、學術觀點、價值和社會傳播等。
當然,雖然元宇宙潛力無限,但我們還是應該保持足夠的清醒,保持理性,有意識地防控方方面面的風險。
著名經濟學家朱嘉明在已出版的《元宇宙與數字經濟》一書中指出:中譯出版社是“元宇宙領域新思想的聚集之地”。作為對元宇宙思想傳播、圖書出版、教育普及、知識培訓的重要的發起者、推動者、見證者,我們將繼續關注與支持元宇宙事業的大發展,從各個角度做一些探索性的工作。
喻國明
《元宇宙與未來媒介》作者
北京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
元宇宙三十人論壇學術與技術委員會委員
喻國明教授從媒介發展的角度給我們解讀了什么是元宇宙。對于元宇宙時代,喻教授提出三個特別重要的標簽,一是微粒化社會,微粒化社會就是對個人激活之后如何進行全層化的重新的社會再組織的過程;二是體驗時代,過去我們的學習,是認知時代,由第三方對知識咨詢進行嚴整的加工,但是未來的社會化的過程更大程度上是在沉浸式的場景當中,由第一人稱的方式自己探索、自己體驗、自己學習;三是游戲場景,算法、算力對于整個的元宇宙的支撐作用,算法如何形成、社會的多元構成等都是元宇宙在整個的建設過程當中非常重要的職能。喻教授認為,可能以后最為艱巨的是軟件規則協議的形成,全世界在這上面的新的關系和規則的建立才是元宇宙最難、最重要的方面。
滕泰
萬博新經濟研究院院長
《元宇宙與軟價值》作者
元宇宙三十人論壇學術與技術委員會副主席
滕泰院長給大家分享了大分化時代元宇宙如何助力中國經濟轉型問題。滕院長表示,要從四個方面加以推動:首先要推動元宇宙技術在消費場景的應用,帶給我們前所未有的體驗價值,改變和引領我們的生活方式,創造新的經濟增長的動力;第二點要推動元宇宙技術在生產和辦公領域的應用,技術方面降本增效,改善生產質量,同時在辦公領域里面推動元宇宙技術的加快應用;第三要推動元宇宙技術在科研領域的應用,科研的應用不但可以降低物理成本,減少財務成本還可以減少人員犧牲;第四是要加快元宇宙技術在社會場景實驗方面的技術。同時,在即將到來的智能駕駛的時代,在智能駕駛領域的應用,也可以極大地推動相關行業的發展,加強提高我們社會管理的效率和質量。
趙國棟
《元宇宙》三部曲作者
中關村大數據產業聯盟秘書長
元宇宙三十人論壇學術與技術委員會副主席
趙國棟秘書長講了北京元宇宙的發展和未來的期望,表示希望能把智庫、基地、基金三位一體地支撐元宇宙產業的發展。一方面通過元宇宙三十人論壇的努力,在智庫領域里面進一步的提升,切切實實地走在行業前沿,幫助元宇宙公司成長,也就是元宇宙的服務業做好引領。第二方面是做好支撐,北京市7月28日召開全球數字經濟大會,五十多個論壇,還有國際的各路使節,這個事情也是促進了元宇宙的進展。
易歡歡
易股天下董事長
《元宇宙》三部曲作者
元宇宙三十人論壇理事會執行理事長
易歡歡先介紹了他的“元起”之旅,隨后對為什么發起世界元宇宙日發表了看法。一是在元宇宙領域美國是落后于中國的,現在美國終于有一本叫《元宇宙》的書,但是時間上落后于中國的《元宇宙》很久,而且我們的《元宇宙》書籍在持續不斷的迭代,在思想上引領、革新。二是在行動上中國已經轉化成具體的產業變化,廣聯達公司就是典型代表,我們可以感受到整個產業元宇宙的戰略、構想、管理、資源的交換,最后找到一些落地的核心和方式。三是從2021年的《元宇宙》三部曲的出版,到元宇宙對各行各業各個媒介的影響,到今天我們坐在一塊回顧這一年的變化,看這一年的進展,不斷的更新我們的認知、思想,這就是我們為什么敢于叫“世界元宇宙日”的原因。
王岳
盤古智庫學術委員會執行秘書長
王岳秘書長發表了自己對元宇宙的三個觀點。第一個是鏡像社會,電影《頭號玩家》當中有一個暗喻傳統與新生,導演用自己的手法做了一個思想的展現,描寫兩個社會,鏡像的兩邊發生碰撞。元宇宙有可能成為緩和兩個社會的碰撞,連接兩個社會唯一的解。第二個是關于連接性的權利。國家的軟實力的具體體現就是連接性,越強大的國家和世界的聯系越緊密,網點就越多,節點就越多。第三個是場景和價值,全球現在到目前為止可能都沒有完全找到能夠把蛋糕做大把蛋糕分好的一個新的動能,或者新的技術的應用,元宇宙可能就是一個新方向。
邢杰
優實資本董事長
《元宇宙通證》作者
《元宇宙與碳中和》作者
《元宇宙力》作者
元宇宙三十人論壇理事會理事
邢杰董事長著重談了元宇宙帶來的變革之大、之廣、之深。邢老師指出,元宇宙是若干前沿科技產業的集大成者,是群體性、暴發性的產業創新和社會創新。元宇宙是從微觀到中觀到宏觀,從社會面到產業面到技術面,再到文化、哲學到思想層面,全方位的深度的變革,所以拿人類歷史上任何一次的變革力跟元宇宙相比都可以忽略不計的。當然,我們還停留在元宇宙認知的門外,目前的主流社會還被網上的大部分的文章所誤導。在座的各位還任重道遠,不只要做社會面的普及,還要推動各個獨角獸企業從方案落實到產品,從產品落實到服務。
邢春曉
清華大學信息技術研究院副院長
元宇宙三十人論壇學術與技術委員會委員
邢院長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工作領域和元宇宙發展史,并詳細地介紹了元宇宙各大細分領域。邢院長指出,元宇宙被視為智慧中國下一個里程碑,為下一步的發展打下了想象空間。另外元宇宙生態系統需要生態環境建設,我們必須正本清源、防范風險,營造產業風清氣正的氛圍,引導社會理性認識。元宇宙的業務場景有待時間驗證,業務系統尚待成熟,也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這些短板會影響未來的發展速度。
楊東
長江學者
區塊鏈研究院執行院長
中國人民大學交叉科學研究院院長
元宇宙三十人論壇學術與技術委員會委員
《元宇宙與數字資產》的作者楊東教授認為元宇宙是下一步最大的流量入口,未來元宇宙的爆發會重構過去十多年的手機移動互聯網的格局,會重新再造新的產業發展,不僅僅是對于產業,對于國家的治理也會帶來巨大的影響,是很多社會的重構,所以需要全方位的來開展研究和思考。并提出共票理論,在元宇宙平臺能夠給我們提供像股票這樣的利益的分配,最終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同時楊東教授還指出要在元宇宙實現一個科技監管,雙維監管的體系,實現中國合理合法的模式的創新,克服目前股票的弊端和不足,實現安全規范的價值實現。
熊焰
國富資本董事長
元宇宙三十人論壇理事會理事
《元宇宙與碳中和》作者
熊焰董事長認為元宇宙是一個自然的過程,實際就是人類數字化、智能化高度發展下虛實融合的社會經濟形態。熊焰老師帶大家回顧過去中國四十幾年數字經濟的發展,并得出五點啟示。第一點速度與態勢很關鍵,尤其是在發展初期。大家都在起步,你搶出半步就在前排,你后錯半步就錯過全局;第二,要有實在應用,如果元宇宙的切入是以娛樂游戲為切入,他的主場應該是產業元宇宙,而恰恰中國是所有的產業門類極為集權;第三個關鍵技術一定要突破;第四個監管要寬松開明;最后一個,元宇宙產業要接地氣,要與碳中和,與國家主要的發展戰略相結合。
李強
廈門弘信電子董事長
元宇宙三十人論壇理事會理事
李強董事長表示元宇宙是下一代互聯網技術,使得下一代互聯網技術充滿沉浸感和體驗感,元宇宙對人類最大的改變就是能夠大幅提升他的認知能力,使人變成更加富有智慧、格局跟視野。同時元宇宙又能使人類永生成為可能,把意識提高到技術的角度,而不僅僅是概念。所以說在元宇宙下一段的發展,是追求人類的永生,把人類的靈魂跟軀體能夠保存下來,下一步人類的生存將從地球走上全宇宙,這是元宇宙的下一個概念。
焦娟
安信證券元宇宙研究院院長
《元宇宙大投資》作者
焦娟認為,元宇宙作為一個新的計算平臺,會有一些機制技術跟新的模式,目前業內很多人嘗試把過去的IP資產盤活或者是用NFT的機制進行新一輪的價值重估,但最好能夠更多的去適配基于未來新產生出的IP以及IP的創造者和產品。如果只是把過往的存在和數字內容,用新機制跟技術的話去實現,基本上只能夠實現真正的機制所賦予所有數字內容能實現25%的功能,另外的75%全都是要觸發出來新的創造跟呈現。
余晨
易寶支付總裁
《元宇宙通證》作者
余晨認為元宇宙有三個特征,第一個特征是元宇宙給我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沉浸式的體驗,能夠為用戶提供第一人稱沉浸式的身臨其境的體驗。第二點是元宇宙為我們提供了數字身份,這跟我們以前在互聯網上割裂的帳戶的概念是不一樣的,元宇宙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社交屬性,在未來我們在元宇宙里的數字身份比我們在物理世界的身份還要重要。第三點是元宇宙提供了經濟系統,提供了一種開放的能夠讓用戶自由創造的空間,用戶可以真正的在元宇宙里面去創造,去擁有,去交易,去買賣各種各樣的虛擬物品,真正能夠做到一種共創共治共享的小社會,這是元宇宙真正有吸引力的地方。
賈偉
洛可可設計集團董事長
《元宇宙力》作者
賈總提出了四個“元宇宙力”:第一個力是元宇宙無限的擴大我們的感知力,我們在現實世界很多感知是很窄的,沒辦法有失重感、超級速度感、風聲感,這些感知在元宇宙會逐漸的被放大和增強;第二個是元宇宙重構人們的認知力,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從哪里去都會變;第三個是創造力的無限涌現,元宇宙將迎來從PGC到UGC到AIGC,80%是AI創造;第四個是元宇宙的想象力的無限的涌現,元宇宙是造精神時空場的時代,更是造世界觀、宇宙觀的時代。
王彬
億歐智庫聯合創始人
《元宇宙與碳中和》作者
王彬認為在元宇宙的時代共識是最重要的,在這個時代我們先看業務怎么干,能不能干,在元宇宙時代是大家達成共識,成為粉絲之后才能干活。其次是元宇宙是發揮想象的一件事,碳中和更多是現實世界的事情,我們要把理想和現實相互的結合,未來元宇宙其實是倒逼碳中和的實現,只有改善了我們的算力的結構,未來的高性能的算力不斷的推廣,未來整個的碳中和的實現才有實現元宇宙的可能。
李俊翼
《元宇宙教育》作者
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特約研究員
李俊翼講了自己從不理解元宇宙到深入剖析元宇宙的三個小故事,當時他參加了一個讀書會,有人問“元宇宙剛剛出來幾個月,你就自詡為專家嗎?”過去我們理解專家是看他對過去怎么解釋的,今天這個時代我們看一個人有沒有成為專家是看他對未來怎么想象和解釋,在這個方面做了多少事。李俊翼表示,《元宇宙教育》在元宇宙的矩陣里面是亮麗的星但不是最亮的,從另外各視角來看我們整個人口結構里面以教育作為第一身份的人,老師占到20%-25%,那也就是說反過來看,如果教育生態實現了深度的元宇宙化,那元宇宙就真的實現了。教育作為元宇宙發展成熟狀態的風向標,從這個視角去看可能有一定的意義。
高登科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社會美育研究所學術主持
清華藝科院美育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
元宇宙三十人論壇學術與技術委員會委員
《分身:元宇宙藝術》作者
高登科博士向大家描述了可見的與不可見的元宇宙。高博士認為元宇宙在現代社會以來,是對文化的多元整合和對科技與經濟關系之間的新梳理。今天元宇宙時代非常的明確,基于數字文明,不光是人類的肉體擺脫了重力,人類的思想也擺脫了重力。元宇宙藝術永遠不會被定義,就像被藝術是永遠不會被定義又永遠值得我們追求的東西,我們現在的元宇宙概念到目前為止整體來說更接近一種藝術品的特指。
于進勇
元宇宙教育實驗室秘書長
中關村教育投資管理合伙人
于秘書長認為教育行業發展空間非常重大,未來在元宇宙的數字化時代里面我們的工作就是學習,我們工作就是創造,在這個創造里我們學習和教育的關系有本質的變化。那些非常頻繁的工作包括簡單的創造工作有98%的事情是人工智能做,剩下的部分對于教育的依賴有極大的變化,變成我們工作的一部分。未來元宇宙的教育空間非常大。
毛永豐
《元宇宙大投資》作者
毛永豐表示,只有被99%的人嘲笑過的夢想才有資格談那1%的成功,99%的人不看好的事情才有可能成就巔峰。現在元宇宙剛剛啟動,大家可以來認真去做,看看這里面的產業機會,等到特別火熱的時候我們反而應該特別冷靜,最后功成身退。
文章轉發自元宇宙世代微信公眾號,版權歸其所有。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和任何投資暗示。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元宇宙YITB.COM All rights reserved.元宇宙YIT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