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理解「元宇宙」:一切才剛剛開始
![]()
撰文:DappRadar
編輯:南風
自從全球市值排名第六的 Facebook 宣布將公司品牌更名為 Meta 以來,元宇宙(Metaverse) 的概念已經成為主流。事實上,元宇宙并不是什么新鮮事。大約 30 年前,作家 Neal Stephenson 在他的科幻小說《雪崩》(Snow Crash)中創造了這個詞;之后作家 Ernest Cline 的科幻小說《頭號玩家》(Ready Player One)進一步普及了平行虛擬現實的概念,讓個人可以遠程玩游戲和社交,且該小說在 2018 年被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Steven Spielberg) 拍成了電影。但元宇宙到底是什么?基于區塊鏈的元宇宙與傳統的元宇宙有何不同?為什么虛擬土地的售價和像 SAND 和 MANA 這樣的 Crypto 會暴漲到歷史高點?區塊鏈元宇宙對我們現在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影響?
元宇宙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它對每個人甚至每個組織都有不同的意義。盡管如此,我們對于元宇宙必須要包含的一些元素是達成共識的。首先,元宇宙是一個數字空間,一個擴展到現實世界之外的平行虛擬增強現實。此外,它還是一個人們聚集在一起進行社交和分享沉浸式體驗的地方,包括建立自己的博物館、展示數字藝術、舉辦一場虛擬音樂會,甚至是玩一款正在開發的游戲。但也許最重要的是,不會有多個元宇宙,而是只有一個元宇宙,也即一個由不同的虛擬世界、數字品牌和服務相互碰撞的共享宇宙。在這個空間里,你的數字化身可以自由地在多個虛擬世界中移動。![]()
因此,既然元宇宙概念的基礎已經奠定,值得注意的是,可以從兩個不同的角度理解元宇宙:傳統的元宇宙和基于區塊鏈的元宇宙。前者與 Web 2.0 原則相關,這是一個混合概念,也即將當前的游戲和社交體驗融合在一個線上增強現實中;另一方面,區塊鏈元宇宙則遵循 Web 3.0原則,通過區塊鏈技術的優勢來賦予個人能力。這也是下文內容的重點。
得益于 NFT(非同質化代幣),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和偏好擁有和使用他們的虛擬資產。簡而言之,NFT 是存在于區塊鏈上的獨一無二的資產,賦予其持有者對數字資產的所有權。這也許是區塊鏈元宇宙帶來的最大優勢。這種類型的代幣 (即 NFT) 是某個獨一無二的對象的數字化表征,不管該對象是一個頭像、一個名字、一件游戲道具,一件數字藝術品,還是某個特定的會員資格(比如 BAYC 的無聊猿 NFT)、虛擬地產或者其他五花八門的概念。這些代幣可以用于構建體驗,或作為某些 DeFi 協議的抵押品。通過這種方式,NFTs 成為處理元宇宙內部的數字資產的關鍵。讓我們以《堡壘之夜》(Fortnite) 為例,它是世界上最多人玩的游戲之一,也是引入元宇宙社交元素的重要玩家。在《堡壘之夜》中,玩家可以獲取皮膚來定制化他們的角色,或者交易武器或材料來增強他們的游戲體驗。然而,最大的限制在于,用戶在游戲中獲得的所有資產并不真正屬于他們,而是仍然由一個中心化實體擁有和控制,也即開發這款游戲的 Epic Games 公司。《堡壘之夜》中的角色只存在于這款游戲的虛擬世界中。諸如《Roblox》、《我的世界》(Minecraft)、《動物之森》(Animal Crossing) 或其他類似游戲平臺也是如此。此外,如果存儲這些游戲資產的中央服務器停止運行,那么玩家投資在其中的資產和資金將永遠丟失。相比之下,當某款基于區塊鏈的游戲被關閉時,雖然與該游戲相關的 NFT 游戲道具將無法再使用,但這些資產的持有者仍然完全控制著這些資產,其元數據可以被其他項目重新使用,從而使這些資產保留了剩余價值。在區塊鏈元宇宙中,通過使資產繼承 NFTs 所具有的所有屬性,元宇宙的公民能夠完全控制他們所獲得的資產。通過角色 NFTs 刻畫的數字身份可以跨越多個虛擬世界。皮膚、游戲道具和其他數字資產可以被交易、橋接至其他網絡,甚至可以出租,而無需通過任何類型的中間人監督這一過程。當前,區塊鏈行業中的多個團隊已經在探索這種類型的互操作性。例如,NFT 項目 Loot 使社區能夠在《龍與地下城》(Dungeons & Dragons) 的虛擬人物之上開發實用程序;像素化的元宇宙《WorldWide Webb3》允許用戶使用他們的 CryptoPunks (加密朋克)、Bored Apes (無聊猿) 和其他 NFT 頭像在該游戲世界中走動,如下圖所示。上圖來源于《World Wide Web3》虛擬世界NFT 賦予其所有者根據自身需求和偏好控制其資產。雖然頭像、游戲道具和基本上任何類型的 NFTs 都是區塊鏈元世界的一部分,但還有另一種 NFT 將區塊鏈元世界提升到一個全新的層次:虛擬地產 (virtual real estate)。
虛擬地產 NFTs 也許是區塊鏈元宇宙中最吸引人的方面。當將這些數字地塊聚集在一起時,就形成了一個區塊鏈虛擬世界 (BVW,block virtual world):也即用戶可以沉浸在其中的 3D 虛擬空間。這些數字地塊為其所有者提供了在上面進行建造的自由,激勵了人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同時也擁抱了去中心化。根據 BVW 不同,土地所有者將能夠建造不同類型的數字建筑。諸如 Decentraland、CryptoVoxels 和 Somnium Space 等區塊鏈游戲平臺傾向于成為社交平臺,而 The Sandbox、Treeverse 和 Ember Sword 等平臺則是帶有 NFT 虛擬地產特性的「邊玩邊賺」(Play-to-Earn) 游戲。盡管如此,這些平臺中的每一個都包含一些獨特的特征,比如Somnium Space 是一個將虛擬現實 (VR) 技術與 NFT 相結合而構建的社交游戲平臺,而 CryptoVoxels 兼容大多數的 NFT 頭像收藏品。
在一些虛擬土地上,元宇宙公民能夠建造大量的數字建筑;在其他情況下,虛擬地塊則可能是游戲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比如一塊土地可能成為一個鐵匠公會,或者能夠獎勵其所有者額外的挖礦資源。上圖:CryptoVoxels 中的 3D 虛擬商店 (左) 與 Axie Infinity 中的 2D 虛擬土地 (右)諸如 Decentraland、The Sandbox、CryptoVoxels 或者 Somnium Space 等元宇宙項目允許用戶在自己擁有的虛擬地塊中建造建筑物。在大多數這類項目中,只有構建者自身的設計技能才會限制平臺上的無限資源。這些區塊鏈虛擬世界 (BVW) 幾年來一直在吸引用戶和訪客。在這些虛擬世界中獲得了一塊土地的投資者可以開始建造他們一直夢想的場館。虛擬場館的一些例子包括:
- 用于展示 NFTs 和提供沉浸式體驗的畫廊或博物館。
- 讓現實和元宇宙 DJ 們可以舉辦數字演唱會的音樂演出場所。
- 可能在虛擬時尚產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的虛擬商店和精品店。
上圖:Decentraland 上的虛擬場館。圖源:NFTPlazas數字土地擁抱社區的創造性,它們變成了可以舉辦實時活動、交易虛擬商品、展示 NFTs 的藝術畫廊或者甚至是通過「邊玩邊賺」游戲來賺錢的虛擬空間。顯然,虛擬土地 NFTs 有著在其他資產中很少發現的附加價值。
扎克伯克將 Facebook 更名為 Meta 的聲明成為了最近虛擬地產估值飆升的催化劑。不過,毫無疑問,數字地塊本身就擁有巨大的潛力,并且已引起投資者和愛好者的關注,支撐了這些資產最新的估值趨勢。比如,有兩個虛擬地塊的售價躋身于今年 11 月份最高的 NFT 售價記錄行列:Decentraland上的 Fashion Street Estate 地塊以 618,000 MANA (約合 242 萬美元) 的價格被售出;Axie Infinity Genesis Plot 地塊以 550 ETH (約合 233 萬美元) 的價格被售出。下圖展示了今年 11 月份售價排名前 5 的 NFT:![]()
而這些高昂的虛擬地塊售價并非孤立事件。比如,The Sandbox 中的虛擬土地的平均價格自 11 月底以來飆升了近 500%:其虛擬土地在 11 月份的交易價格為 14,800 美元,較 10 月份的平均價格 2500 美元大幅增長。在其他區塊鏈虛擬世界 (BVW) 中也有著類似的情況。例如,Decentraland 地塊的估價上漲了 116%,11月份平均交易價格為2.5萬美元;而 CryptoVoxels 的數字土地的售價比 10 月份登記的價格高出 25%。振奮人心的是,這一顯著增長并不僅限于 3D 世界。通過分析基于瀏覽器的像素化虛擬世界 Treeverse 的銷售,也得到了類似的結果:自 9 月以來,Treeverse 虛擬土地的價格平均上漲了 256%,且其底價在同意時期內幾乎上漲了 100%。下圖展示了自今年年初以來,CryptoVoxels (黑線)、Decentraland (紅線)、The Sandbox (藍線) 和 Treeverse (綠線) 上的虛擬土地的平均價格的增長情況:上圖:今年年初以來 CryptoVoxels (黑線)、Decentraland (紅線)、The Sandbox (藍線) 和 Treeverse (綠線)上的虛擬土地平均售價增長情況。圖源:DappRadar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虛擬土地的需求有所增加。需求的增長通常轉化為價格的變化,支撐了最近虛擬地產估值的上升。這種影響在 The Sandbox 游戲中最為明顯,從 10 月到 11 月,其中涉及虛擬土地的交易數量增加了 421%。同樣地,其他區塊鏈虛擬世界 (BVW) 虛擬地塊的需求量也至少翻了一番。下圖從左至右分別是 CryptoVoxels、Decentraland 和 The Sandbox 三個區塊鏈虛擬世界 (BVW) 中的虛擬地產交易量從今年 6 月至 11 月的增長情況:上圖:今年,6月至11月CryptoVoxels、Decentraland 和 The Sandbox 的虛擬房產交易量增長情況。圖源:DappRadar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是,虛擬土地在整個 NFT 市場中的主導地位。今年 10 月份,排名前 100 的 NFT 項目的最低市值估值為 168 億美元,其中虛擬土地的市值僅占 8%;而一個月之后的今年 11 月份,虛擬房產的市值上升到了 40 億美元,現在至少占了該 NFT 市值估值的 25%。如下圖所示:上圖:自9月份以來,NFT 領域的 NFT 收藏品市值 (藍色柱狀圖) 和 NFT 虛擬土地市值 (粉色柱狀圖) 變化情況。由于這些數字空間所蘊含的潛力,加上宏觀因素的組合,虛擬地產的價值已經得到了相當高的估值。雖然 Facebook 更名事件顯然有幫助,但這也與人們理解區塊鏈虛擬世界的超越性相關。除了虛擬地產,原生或與元世界相關的 Crypto 也在過去幾周內價值飆升,如下圖所示:![]()
元宇宙的影響超越了區塊鏈方面。它已經通過產生新的收入來源,甚至逐漸形成新的社會結構,為一種新型經濟鋪平了道路。其中一些資金流動與虛擬土地緊密相關。比如,在 The Sandbox 中,虛擬地塊的所有者可以決定搭建一個虛擬體驗,訪客通過支付一筆確定的金額就可參與其中;或者如果土地所有者決定不進行建造,他們也可以簡單地把土地租給其他人來開發。上圖:The Sandbox 的虛擬世界地圖;來源:The Sandbox但這些收入來源并不僅限于虛擬土地。虛擬角色、可穿戴設備和游戲中的道具都具有潛在的收入潛力。這些物品將塑造我們自己的化身,作為區塊鏈元宇宙的真正居民。作為參考,傳統游戲行業的數字皮膚或服裝市場每年產生的收入估計有 400 億美元。因此,元宇宙的機會窗口是巨大的。大品牌,尤其是時尚品牌,已經注意到了這一點。繼去年夏天 NFT 收藏品引發的熱潮之后,古馳 (Gucci) 和杜嘉班納 (Dolce & Gabbana) 等知名時尚品牌也推出了自己的 NFT 產品。今年 8 月,巴寶莉 (Burberry ) 成為首批直接與一個真正的元宇宙項目合作的時尚品牌之一:在區塊鏈虛擬世界 Blankos Block Party 中推出了 2250 個 NFT,包括頭像和可穿戴設備。在過去的一周里,有關其他品牌入場的最新消息占據了頭條。阿迪達斯 (Adidas) 通過與 The Sandbox 合作進入區塊鏈元宇宙,成為了這個「邊玩邊賺」平臺的第一個以時尚為導向的合作伙伴。此外,還有 The Walking Dead、Atari、Snoop Dogg 等等也加入了進來。
區塊鏈元宇宙不僅僅將為一種新型的虛擬經濟打開大門,它還有可能產生新的機會浪潮,對我們的社會產生深遠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機會將轉化為全職有薪酬的工作崗位:- 專門從事地產 NFTs 的虛擬地產經紀人或投資者,將有可能成為在虛擬世界中推動虛擬地產的出租和銷售的代理人。了解所有影響數字地塊的變量可能會獲得良好的回報。
- 虛擬空間設計師的崗位也應該將會得到廣泛的追捧。他們為那些在數字化構建方面沒有豐富經驗的虛擬土地所有者提供服務,無論是設計一個完整的建筑,還是只是為某個藝術畫廊做最后的潤色,虛擬空間設計師應該會興起。
- DJ、音樂家、活動管理人:專門從事元宇宙活動的音樂藝術家和表演者將會很受歡迎。
- 當然還需要開發者。無論是編寫 (智能) 合約,同步前端和后端,還是開發一款完整的游戲,開發者都應該將有著廣泛的需求。
- 成為元宇宙中的商店、博物館的所有者或其他任何尚未被描繪出來的元宇宙企業家。
- DAO (去中心化自治組織)應該會成為元宇宙中商業模型的標準。社區和 PR 經理人、顧問以及其他一些作為 DAO 應該被創建出來的崗位,最終將會涌入元宇宙的街道上。
- 「邊玩邊賺」游戲玩家是一個已經存在的崗位。比如在 Axie Infinity 中,Axie (NFT 數字寵物) 的所有者將自己的 Axies 租給「學者」(scholars),后者通過通過完成游戲任務和收益耕作游戲道具來讓這些 Axies 資產起作用。這種模式允許雙方最終都能獲得某種形式的收入。
以上這些只是未來元宇宙中的工作崗位可能是什么樣子的其中幾個例子。元宇宙將改變我們目前的生活方式,它有可能對我們的社交、交易和娛樂方式產生深遠的影響。實際上,元宇宙已經在創造一個不斷發展的經濟,以滿足虛擬社會中新生的數字需求和偏好。但這只是冰山一角。區塊鏈元宇宙有可能改變我們的傳統現實,使其讓位于一個去中心化的空間,在這個空間里,CyberKongz (一個以3D猩猩為原型的 NFT 系列)、RTFKT 推出的 Clone X (NFT 虛擬人物),與你最喜歡的虛擬化身將一起跳舞,直到這個虛擬世界的黎明到來。***本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或建議。
-END-
【發布文章僅為傳播更有價值的信息,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其內容與觀點不代表Unitimes立場。本微信平臺出現的圖片均在互聯網收集而來,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若版權者認為其作品不宜供大家瀏覽或不應無償使用,請添加微信unitimes2018聯系我們,本平臺將立即更正。】
文章轉發自Unitimes微信公眾號,版權歸其所有。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和任何投資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