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元宇宙的火爆,一定少不了各種批評的聲音。
本文編譯自科技專欄作者Joe Warnimont發表在Ecommerce Platforms上的文章,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文章原標題《扎克伯格的元宇宙對于電子商務來說意味著什么?》,以下是正文:
扎克伯格又來搞事情了。
VR眼鏡和社交媒體顯然無法滿足這位“機器人”,現在,他渴望更多。Meta計劃招聘1萬人來建造一個虛擬世界——元宇宙。
“元宇宙”在科幻作家尼爾·斯蒂芬森眼中是一個虛擬的反烏托邦世界,這個世界完全由一家獨裁公司管理,世界中的公民是被該公司操縱的。換句話說,扎克伯格是要讓社區分離,不是聚集;是讓人類去人格化,不是獨特個性;是奴役,而不是平等。
暫且讓我們給他一個機會,假設他的宏偉計劃不會摧毀人類。那么,這是一個偉大的技術創意嗎?它是否有助于醫療水平的提高,或者建設一個更加民主的社會?
顯然,人們關心的最大問題是:它能幫我們賺更多的錢嗎?元宇宙對電子商務、小企業、大企業、企業家意味著什么?
我打賭這意味著失望,至少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是這樣。
盡管“下一個大事件(the next big thing)”偶爾會取得成功,但當它與硅谷巨頭有任何關聯時,我的腦海中便會出現一個大大的問號,特別是這種炒作來自于某些活躍于社交媒體上的CEO和名人時(想一想NFT吧)。
當我們看到諸如“某公司正在向X傾注資金”、“X即將到來,這是全世界的機會”或者“臉書、微軟和其他科技公司聲稱X是未來”之類的標題時,它們簡直就是網文的流量密碼。
WeWork、Juicero和Theranos失敗的景象在我的腦海中縈繞。投資者喜歡這種炒作,而記者們則以聳人聽聞的頭條大肆宣傳。
是什么讓臉書和微軟這樣的公司在當今世界享有盛名,說好的用戶隱私第一呢?我相信人們不會追隨馬克·扎克伯格,讓他用元宇宙改變我們的人生。
點擊下方名片,關注我 ↓↓↓
轉載請注明出處
大品牌們蜂擁而至可以說是毫無意義。這只是一種營銷策略——公司希望那些自帶話題的CEO們與運動員、演員和宇航員合作,說服天真的投資者四處撒幣罷了。
然而,我確實相信當一切塵埃落定,我們所擁有的并不是任何人真正期望的,也不是最初人們想象的革命性產品。
可穿戴設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谷歌讓我們以為我們都會帶著酷炫的眼鏡四處走動,但最終,谷歌眼鏡只是在醫療和物流等行業有些小眾的用途,普通消費者只是帶著跟蹤心率和步幅的可穿戴手表而已。
別誤會,可穿戴設備是有用的,只不過與早期的宣傳相比,它們幾乎與科幻小說中的任何東西都不沾邊兒,更像是升級版的計步器。
綜上所述,我對元宇宙的期待更傾向于一個中間結果。因為我們已經看到了元宇宙在游戲和電子商務中的某些產品(堡壘之夜、羅布樂思、NFT等),這些都是非常具體的使用案例,但它們與人類穿上設備進入虛擬世界的情況無法相提并論。
現在最接近元宇宙的是游戲和NFT,也無非是是一些封閉的、較小的社區,人們已經在數字世界中花費了大量時間。
普通人并不關心這一點,看看新冠病毒帶來的改變。通過視頻會議工作讓大多數人來到數字世界,目前來看,至少在我的圈子里,沒有一個人更愿意使用視頻會議、電話會議,而不是面對面交流。
我更傾向于杰克·漢克(Jack Hanke)關于元宇宙的理論,該理論指出,科技應該增強人類體驗,而不是取代它。歷史已經告訴我們,沒有任何一代人希望被科技所吞噬,我希望人類永遠不要那樣。
至于電子商務:品牌參與到與游戲和NFT相關的元宇宙是有意義的。你可以在游戲中或作為數字收藏品購買迪士尼公主套裝、NFL品牌球衣或保時捷卡雷拉。
不幸的是,大公司依然將主宰任何形式的“元宇宙”。他們有技術、團隊、時間和資金來開展競爭。小型企業很難在“元宇宙”中脫穎而出,打個比方,“老鄉雞”雖然計劃上市,但它有實力將自己的廣告打在王者榮耀里嗎?
綜上所述,我們都知道在馬克·扎克伯格這樣的科技巨擘的大腦中充滿了天才的編程技能。不幸的是,他們忽略了同理心、理性和那種告訴你何時停止的感覺。
扎克伯格知道,一個真正的元宇宙可能是一個危險的想法,他讓人們對它感到興奮,因為這種炒作吸引了投資者,讓他的名字登上了頭版頭條。
別再討論元宇宙了,一個完全實現的元宇宙是可怕的。不然的話,扎克伯格為什么不從頭開始創建一家新公司,而是不斷地收購呢?我們需要的是創新,而不是建立一個反烏托邦的幻想。
再次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元宇宙前沿只提供編譯和轉發。
參考鏈接:
https://ecommerce-platforms.com/articles/metaverse-and-ecommerce#more-55750
相關鏈接
—
文章轉發自元宇宙前沿微信公眾號,版權歸其所有。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和任何投資暗示。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元宇宙YITB.COM All rights reserved.元宇宙YIT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