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23年的到來,元宇宙的發展已經進入第三個年頭。在歷經兩年來的迅速出圈,元宇宙似乎來到了關鍵路口。大家都在問:2023年元宇宙應該怎么發展?元宇宙到底還能堅持多久?
筆者認為,在2023年,元宇宙的目標是要盡快形成商業閉環,完善產業政策,積極促成元宇宙應用于實際場景,繼而產生實際價值。
力促產業落地比思想創新更重要
如果說2022年是元宇宙的春秋時期,那么2023年則是元宇宙的戰國時期。新的一年,人們更希望看到元宇宙應用于實際的應用場景,解決實際的問題,產生實際的價值。
2023年須更加關注元宇宙商業模式。在數字人領域,2022年做了大量的探索,柳夜熙、希加加、度曉曉、AYAYI、洛天依等是2022年知名的數字人IP。雖然數字人是一個千億級產業,但是已經闖入了近30萬家企業,這些企業都將在2023年進行激烈的商業競爭。誰能獲得更多客戶、更多訂單、更多口碑,誰將在角逐中勝出。
文旅是元宇宙的先導產業,許多元宇宙公司都將目標聚集在文旅產業。但是文旅并沒有特色出彩的元宇宙案例,應用場景還有待進一步加強,劇本殺、燈光秀、VR紀錄片都需要更多地落地。
影視是許多人憧憬的元宇宙場景。影視級的純數字人演員,人工智能驅動或劇本驅動,是元宇宙在影視拍攝方面的理想,目前還不現實。但是影視作品的視覺預演能夠節約劇組大量費用,在2023年值得關注。
沉浸式內容是元宇宙的核心,是元宇宙經濟繁榮的基礎。在2023年,沉浸式內容生產將走出實驗室,真正進入市場。沉浸式內容走出實驗室,最有可能在影視作品或宣傳片領域,相應的元宇宙影院也預計在2023年會出現。沉浸式內容生產才能帶動NFT相關產業,以及對應的區塊鏈技術生態。區塊鏈也將由過去的技術生態轉化為產業生態。
元宇宙商業業態急需盡快形成閉環
由于元宇宙是一個新事物,產業界對元宇宙的理解還不夠深刻,許多商業業態還比較初級,商業模式還沒有形成閉環。
2023年,元宇宙各賽道產業發展將向深水區邁進,業態也將探索商業模式的閉環打造。在這一年,數字孿生將逐步在各行各業落地:更多元宇宙工廠將開始建設并在工廠的實際生產、運營、管理中發揮作用;智慧城市將有望向孿生城市過渡,并在政務、反恐、應急等場景發揮作用;元宇宙導航將開始出現,并成為未來導航的主要形式。在這一年,NFT將逐步找到落地的商業模式,解決人們在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形成實際價值,打造商業閉環。在這一年,元宇宙將在工業、農業、教育、醫療、軍事、金融、電商、政務等眾多行業找到商業落地場景。
2023年的元宇宙產品研發,都將往商業閉環的方向發展。在商業閉環的打造過程中,需要注意打造最小可行性產品,盡量不要一開始就瞄準大而全的產品。
考驗決策智慧探索監管與創新平衡點
我國政府對科技新事物歷來包容,監管相對寬松。現在,掛著區塊鏈技術外衣的元宇宙、Web3.0再一次進入我們的視野。這是新瓶裝舊酒,還是科技大創新,又開始考驗我們監管部門的智慧。
制定合適的科技監管政策,考驗著各級領導的智慧。監管太強,很容易把創新磨滅;監管太弱或者監管缺失,很容易導致市場混亂。最佳的科技監管就是在科技創新與市場秩序之間找一個平衡點,而這一個平衡點的尋找是非常困難的。
正如莊松林院士所說,“所有的科技監管歷來都是刀鋒上的舞蹈,必須準確掌握監管與創新的平衡點。稍微偏左或者稍微偏右,都有可能失之毫厘謬以千里。”
互聯網發展的歷史經驗表明,沒有政府監管的網絡世界只遵循叢林法則,沒有法律存在的網絡世界只會弊病叢生。元宇宙作為數字經濟產業的集合體,更需要科學化、專業化的政府監管,元宇宙時代也不能走互聯網時代“先發展再治理”的老路。
積極跟進標準,掌握標準話語權
元宇宙是眾多數字技術的集成創新,是互聯網的一次體驗革命。元宇宙涉及的核心技術有20多種,各核心技術如何構建統一的元宇宙,各元宇宙項目怎么互聯互通,各數字產品怎么在不同的平臺、不同產品間流通……這些都需要標準。
標準已成為各國競爭的焦點之一,誰掌握了標準制定權,誰的技術轉化為標準,誰就掌握了市場的主動權和話語權。
來源:中國時報 作者:龔才春(系武漢元宇宙研究院院長)
文章轉發自元宇宙世界微信公眾號,版權歸其所有。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和任何投資暗示。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元宇宙YITB.COM All rights reserved.元宇宙YIT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