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請注明來自“DeFi之道”
在上期的《DeFi 之道年終策劃——2023 比特幣發展展望》中,DeFi 之道邀請了 BTCstudy、HashKey Capital、Blockstream、RGB 的嘉賓們一起探討 2023 比特幣的發展趨勢與當前比特幣技術的發展現狀。不得不說比特幣作為行業的引領者,比特幣生態的發展一直是加密行業最激動人心的一場長途旅行。
本期的主題是以太坊發展展望,過去兩年以太坊生態無疑是站到了加密舞臺的 C 位,在可見的未來,以太坊生態的發展也一定會是加密行業的一個主流敘事。在加密行業的 2023 年有哪些可以關注的變化和可能?2023 年 1 月 3 日,DeFi 之道邀請了 Chainfeed 創始人潘致雄、dForce 創始人 Mindao、ABCDE 投研合伙人 Lao Bai、Noting Research Todd(因身體原因未能參加)、歐易研究院研究員 Shirley 一起探討 2023 年以太坊生態敘事。
DeFi 之道:請嘉賓們簡單做下自我介紹。
我之前在鏈聞,現在在做一個內容聚合器 Chainfeed。我最近關注以太坊 EOF 這個話題,上海升級或者未來的升級都會有 EOF 相關的討論。
2022 年其實發生很多事情,包括公鏈層面,還有交易所賽道,行業的系統性風險是不是已經完全解除了,這方面也做了一些思考。
在產品的層面,DeFi 原語類的應用最近看的比較多,包括鏈上的合約交易的協議,NFT 賽道的 AMM 流動性的應用。當然這里面也是為我們將來去做一些相關的產品做一些儲備。
我之前在 Amber Group 做分析師,現在是在 ABCDE 做投研合伙人。我最近其在瘋狂看項目,驚訝的是雖然現在已經這么熊了,但是建設者的腳步沒有停下,每天都會有新的項目。
我是歐易研究員 Shirley,作品有幾篇行業研報和幾個科普視頻,也是《通證設計》書籍的聯合作者。
DeFi 之道:以太坊社區成員會特別關注一個問題,即什么時候可以開放 ETH 質押提款?開放提款對 ETH 生態來說會有哪些影響?這涉及到了以太坊接下來的上海(shanghai)硬分叉升級,可以和大家簡單談談這次升級嗎?
潘致雄
開放提款大概在 2023 年的 3 月份。這從經濟角度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件。從 2020 年 12 月以太坊信標鏈創世之后,所有進入信標鏈的以太坊都沒有流通到以太坊網絡中。這次升級之后,質押的以太坊就能流通在以太坊 L1 上,這可能會對以太坊的流動性造成影響。
另外我覺得 EOF 細節非常多。簡單來說,為以太坊虛擬機增加了更多的功能性,當然這件事情它是分階段的,這次是其中的一個階段。之前有討論過是加入一個還是兩個 EIP,能把這件事情進一步的提升。我記得最終結果就加入了一個 EIP,把 EOF 再往前推了那么一點點。這個事我覺得是開發者非常期待的一個功能。也有人聲稱這是 EVM 有史以來最大的升級。
之前大家也非常關注 proto-danksharding(EIP4844),由于難度以及各方面因素,4844 應該會放在下次升級,最快可能也要下半年或者年底。
Shirley
上海升級計劃的內容主要有激活信標鏈的提款,還有一個 EVM 基礎功能升級,另外也會針對 gas 費優化和降低 L2 成本有一些小的升級動作。
我認為開放提款對以太坊生態的影響主要是兩方面:一個是到時候節點可以提款,退出了以太坊的驗證者的行列;第二個是每天的新增解鎖可能會給市場帶來一定的拋壓。過去一年里發生了不少安全事件,行業的系統性風險是不斷暴露的,尤其是 LUNA、3AC 以及 FTX 破產事件對行業的影響是最大的,不僅是在資產和價格的維度沖擊了整個市場,其實也波及了很多機構和項目。如果這些機構中有參與信標鏈質押的,質押開放提款之后,他們可能會賣出以太坊去填補虧空,這會帶來拋盤。另外這些事件也沖擊了普通用戶對行業的信心,有些用戶可能會選擇抓緊落袋為安。
所以目前在熊市的狀態下,鏈上項目表現都很蕭條,以太坊從通縮狀態回到了緩慢增發的狀態,再疊加上這部分解壓的拋盤,其實會沖擊以太坊的價格。至于以太坊能否穩住,這就取決于對以太坊有長期信心的這一部分質押者有多少啦。
DeFi 之道:除了提款提案,之前大家還非常關注 Proto-danksharding(EIP 4844)提案,因為它可以有效地對整個以太坊生態實現擴容,但在最近,開發者們又達成了共識,認為有必要將其剝離上海(shanghai)升級,并納入到下一次單獨的升級,你們怎么看待這件事?
Mindao
我覺得所有的以太坊改進提案要從兩個維度看,第一個是重要性,第二個是緊迫性。從重要性上講,4844 和以太坊的提款提案重要性是一樣的。從緊迫性來講,提款的緊迫性更高。
剛剛 Shirley 提到了可能導致拋壓這個問題,我是有不同的意見的。
現在以太坊整個 stake 的比例只有 14%,在所有的 POS 網絡里面是最低的。最關鍵的原因就在于大家對于什么時候能夠能提款這個事情不確定。去年 Luna 爆雷之后導致 stETH 脫錨十幾個點。這個事情對以太坊的經濟安全影響是極大的,這也是為什么整個社區給這么大壓力,一定要在這一次升級把這個事情搞定,這樣的話就能形成經濟和安全閉環。
如果不能提款,以太坊所有 staking 的衍生品是一個股權性質的東西,什么叫股權性質?就是這個東西什么時候結束,什么時候能回來是不確定的。
3 月份升級之后,如果可以提款了,就從股權性的投資變成債權型的東西了。債權型很簡單,現在以太坊 stETH 的折價大概是兩個多點,理論上應該 1:1。如果說提款實現了,現在安排有一個額度的限制、排隊的限制。大概率應該 13 天能夠取款。按照這個來算的話,整個折價可能會從現在兩個點縮到 0.2 個點。這跟美國國債所謂的折現去估它的面值是一樣的,確定性非常高。
所以我覺得以太坊的提款是非常關鍵,一定要盡快執行,執行完之后不會出現大量的拋售,反而會出現什么大量的人去質押。我個人預計太坊到年底的質押比例會到 50%。
另外我們提到的 4844,主要的作用在于 L2 擴容這塊,提供一個新的交易類型。4844 本身升級的難度是遠遠比提款要難得多的,技術難度僅次于 1559 和 Merge 之間,因為它涉及到共識和執行層的改變。所以我覺得這個事情不需要太急,因為現在以太坊的 L2 一筆轉賬也就 8 美分,一筆聚合交易大概 0.2 美元,還可以忍受,所以沒有那么迫切。
如果 4844 能夠執行的話,L2 整個 gas 費用和擴容可能有幾十到一百倍的增長,我覺得意義還是很大的。
Lao Bai
我對于 4844 感覺是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
意料之外,是因為之前已經把這個推遲過了,沒想到又一次推遲。情理之中,這算是以太坊的一貫作風,可以無限多次跳票,就跟游戲中的暴雪一樣,雖然出手必屬精品,但是你一定要習慣我這種跳票的作風。
我也認為現在的 staking 比例太低,我覺得開放提款后質押率提升到 30% 甚至 40% 是完全 ok 的。大家要注意的就是開放之后,以太坊的質押收益率會從現在的 5% 左右下降到 2%-3% 左右,而且到時候 Lido 也不會是唯一的一家質押平臺。
4844 新引入的 blob 交易數據會比原來非常多,對于前節點的負擔也非常大。以太坊的創始人 Vitalik 提議每 30 天自動刪除 blob 數據,以防止網絡對數據和內存存儲的要求過大。可能會有一些新的存儲的項目選擇做 blob 的歷史數據的歸檔,到時候對于存儲賽道可能會是一輪新的刺激。
DeFi 之道:除了提款以及 EIP 4844 之外,你覺得哪一個以太坊改進提案是近期值得去關注的,理由是什么?
潘致雄
我最近在研究 EOF 提案,整體來說 EOF 能提升 EVM 的性能,從編程的功能性上也會帶來一些提升。
以太坊基金會對 EOF 進行了一個相對比較長期的規劃。第一次和 EOF 相關的升級其實是在倫敦升級前的 2021 年 6 月提出的 3541 提案(拒絕以 0xEF 字節開頭的新合約)。然后就是 2023 年上海升級包含的 3540、3670。3540 可能是上海升級最核心的,要把 EOF 的數據結構引入到 EVM 上。在未來的 2-3 個 EIP 里面進一步提升代碼驗證的邏輯,或者是一些字操作碼的升級。帶來更低的操作成本,EVM 的性能也會提升,函數層面也會有一些提升。
綜合來看,EOF 是一個長達好幾年的規劃,EOF 容器是 v1 版本,未來會有更多的升級版。引入版本號的概念對于開發者來說會帶來更多的功能性和更多的選擇。
Lao Bai
我現在關注 EIP4488,把調用數據(calldata)成本降低 5 倍。但是我發現 4488 已經變成了停滯不前的提案。我懷疑 4488 降費可能最終不會被實施起來,因為現在 Arbitrum 和 OP 在經過架構升級之后也足夠便宜了,大家覺得 ok,再等個半年到一年可能就有 4844,到時候再降個幾十倍,一次一美分做一筆交易非常爽。所以 4488 變成一個比較雞肋的提案。
還有幾個比較關注的提案,最大的就是 4337 狀態抽象,這是以太坊進行大規模采用的一個必經之路。還有一些像是什么 5192、5484 實現靈魂代幣 SBT 的不可轉讓性。
Todd 今天沒來,我代替他說一下對 EOF 的看法。以太坊的 EVM 虛擬機之前最大的問題就是不支持合約向前兼容,EOF 完全實施完之后,就可以向前兼容了。你可以同時執行兩套不同的 EVM,就好像你電腦上裝了 windows7 和 windows8 雙系統同時跑。這樣最大的好處是什么?未來理論上我們可以在以太坊上打造一個支持并行處理的虛擬機,同時又不破壞之前的單線程執行的虛擬機。
DeFi 之道:對于 eigenlayer 啟用的重質押(Restaking)原語有什么看法?他們正在開發的 eigenDA 和 EIP 4844 相比有哪些優缺點?
Mindao
eigenlayer 打的是現在比較火爆的 DA 領域,主要是幫助二層網絡去做數據的擴容。
eigenlayer 創新點在于它的概念有點像 cosmos 的 Interchain Security 安全性租用。簡單來說,就是提供流動性的 LP 同時可以 stake 為網絡安全提供保障。LP 除了可以賺 trading 費還可以賺 staking 的費用。但是我覺得它跟 4844 差別挺大的,因為這種 DA 網絡不僅僅是作為一個 L2 的數據擴容,也可以做 oracle,也可以做 bridge。4844 有點像國道的擴容,比如從 3 車道到 5 車道到 6 車道,國道擴容無論從財政支持上還是政策上,都是國家級別的。但是 eigenlayer 的 DA 網絡更像是開一個鄉道或者架一個橋幫著國道去做分流。所以從安全假設來講差別挺大的。
eigenlayer 最主要問題在于切入的市場已經存在很大的玩家了,比如 chainlink, 現在基本所有 DeFi 都用它做 oracle。chainlink 本身的市值也是挺大的。所以如果它做一個 DA 的話,不但有自己本地的經濟安全保障,同樣也可以借用以太坊的安全保障。所以我覺得 eigenDA 的概念上確實挺新,但是面對市場的這種競爭的話要做起來也不是那么容易。而且這里面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你疊加的越多,安全問題越大。所以我個人不是很贊成 L1 的網絡安全結合過于討巧的經濟模型,這樣會降低 L1 本身的健壯性。
DeFi 之道:L2 項目方面,包括 Arbitrum、Optimism、zkSync、StarkNet 、Aztec、Polygon、Scroll 等都有了各自的進展,比如 OP Stack、L3、zkEVM 等技術架構,那在這么多的 L2 方向當中,你更看好哪幾個?理由是什么?
潘致雄
從純技術優雅的角度來說,大家應該都會覺得 zk 系肯定會是長期的方向,但是從中期的角度來說,我更看好 Arbitrum、Optimism 這兩個為主的 L2。在 1-2 年里面,他們應該會是更核心的擴容方案。
我們現在看到 zkSync、StarkNet 技術演變是非常快的,但是你可以看到他們跳票也是層出不窮。StarkNet 在以太坊的兼容性上是做得最差的。你要在上面部署網絡,需要學習 Cairo 語言。雖然有一些學習的成本,也有開發者愿意這么做。但從項目遷移角度來說,短期內做 L1 這種應用的遷移的成本還是比較大的。
Aztec 的技術難度更大了,可能不是一兩年里面能解決的,所以他們采用了一些相對比較取巧的方式,給應用加上了隱私特性。
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點,他們雖然現在都是并行在開發的,但是保不準他們未來可能會產生一些合并和收購的可能性,畢竟他們的很多有些技術站是有共享的可能性的。像 polygon 已經帶頭收購了幾個 L2。
Mindao
如果按宗教來說的話,我覺得 zkSync 是屬于猶太教,zkEVM 可能屬于東正教,Arbitrum 和Optimism (Optimistic Rollup系)有點像新教。
教派的區分跟技術純粹度和理想主義有關系。Optimism 有點精英主義,大家都不愿意去。Arbitrum 打的是平民路線。而且 Arbitrum 還有一個做的特別對的地方,一開始就跟 EVM 100%兼容。Optimism 并不是這樣,大概落后于 Arbitrum3-6 個月時間,所以我們當時就完全不考慮了。后面 Optimism 花了大量的時間去跟 Uniswap/Synthtix 去深度整合,整了一兩年時間專門給他們去做一些配置,其實我覺得這是一個極其錯誤的路線。
ZK 系列確實從技術純粹上可能更好。但是我覺得最大的問題在于,其實 Optimistic Rollup在可用性和技術性做的兼容算比較好,而且如果后面 ZK 的技術真的起來了,再去兼容是沒有問題的。所以從純粹開發者的角度講,我覺得 Optimistic Rollup (Arbitrum 和Optimism等)可能會遠遠要占優勢。
新教會在世俗社會獲得優勢地位,也是不再太糾結于所謂的技術純粹(原教旨)問題。同樣的,做公鏈技術,最主要你考慮兩個問題,第一個是開發者在哪,第二個用戶在哪。如果沒有開發者沒有人搞應用,就自然沒有用戶。
比如說做鏈上合成資產和合約的 SNX 比 GMX 至少早做了 5 年,在上一代 DeFi 剛起來的時候就在做,然后跟 Optimism 深度整合,最后交易量也沒太多起色,現在 gmx 已經全面超過 SNX 了。所以在L2 競爭上,我個人倒不是很糾結技術,最終優勢在團隊對這個事情的認知,對文化或者意識形態的認知。
Lao Bai
我把這幾個項目的優點說一下,大家自己去判斷更看好哪一個。
Arbitrum 毫無疑問是 L2 生態龍頭,幾乎現在所有的新的 DeFi 項目和一些新的創新型項目在 Arbitrum 上。
Optimism 之前我是完全看不上的,到現在連一個欺詐證明都沒有做出來,值得留意的生態項目除了 SNX 就沒有什么其他的新項目,它是靠著發幣才把 TVL 和生態慢慢的做出來。
Optimism 也不能忽視,它最近發了 OP Stack,這個東西抓住了一個非常好的敘事,在未來模塊化和應用鏈大行其道的時候,OP Stack 理論上可以一鍵發鏈,把 cosmos 應用鏈的敘事搬到了 OP 上,而且他們和 Lattice 合作推出 3 D 自治元宇宙游戲 OPCraft 在開發者社區吸引了非常多的眼球。
zkSync、StarkNet 都提出了 L3 的概念,和 optimism 的 OP Stack 有一點像,他們也都看重在以太坊生態未來會出現類似于 cosmos 的應用鏈的敘事和需求,很多的超級應用不想要停留在一個 dapp 的狀態,他們需要一個自己的 App chain,速度快且費用便宜。現在的解決方案目前來看,一個是可能的 OP Stack,第二個就是基于 zkSync、StarkNet 去做一個 layer three。
Aztec 是我最個人最欣賞的一種做隱私的方案,我覺得做隱私就應該是做成一個類似于插件的形式,去服務已有的 DeFi 或者 NFT 的基礎設施。Aztec 現在只是做簡單的質押借貸,還沒有辦法去跟 DEX 或者 AMM 的項目去合成做隱私。
Polygon 靠著抱 V 神大腿,靠著瘋狂 BD,硬是把市值做起來,收購各種明星項目。但是現在你也不得不承認它是一個不能忽視的對手。不管是星巴克還是 reddit,基本上首選 Polygon,它占了 web2 出圈的的優勢。第二個就是他收購了不少的這種真的有項目有技術有實力的團隊,現在手下有隱私的 zK,有通用的 zk, 已經做成了一個 zk 矩陣。
Scroll 是我們華人的驕傲,做的是最兼容以太坊原生 EVM 的一個 zk。而且 Scroll 的 zK 的證明的生成也是相對于其他幾家可能會有優勢。
Shirley
從技術上我也是更看好 ZK 方向,它只要能跑通并且能做到 EVM 兼容的話,其實 ZK 整體的安全性和體驗是更好的。只不過目前它的實現難度比較大,又缺少 EVM 兼容性,導致它的生態是比較弱的。在它之后的發展上,在實現邏輯上怎么把計算量減小、讓成本可控,這方面還需要繼續去做一些探索。
OP 路線比較有先發優勢,并且由于 EVM 兼容,它的生態發展非常迅速,目前是 layer2 賽道的主導,并且應用生態的成熟度也是比較高的,有很多知名項目選擇了這一類的,OP 會首先形成一個規模效應。
另外我也關注到以太坊后續計劃的幾次升級里面,比如說 EIP-4844,它主要降低 rollup 方案因為存儲而消耗的費用,這種后續的升級對 OP 的體驗的提升會超過 ZK。因為 OP 費用消耗主要來源是存儲的消耗,但是 ZK 除此之外還需要額外支付ZK驗證的計算費用,所以 EIP-4844 實現之后,從用戶的感知層面會覺得 OP 的費用降低幅度是更多的,其實這對 OP 的繼續擴張是很有利的。
當 OP 的網絡十分通暢,費用下降到可以忽略不計,并且安全性又得到保證的時候,基于 OP 生態的項目會越來越多。到時候 ZK 項目再去反超的話,也會是一個比較大的挑戰。
DeFi 之道:自從 FTX 暴雷之后,L1 賽道的競爭局勢似乎發生了很多變化,比如之前很火的 aptos、sui 在最近的熱度也變低了,而像 Ton 這種社交應用類公鏈在最近獲得了牽引力,可以談談這種現象嗎?
Mindao
在公鏈賽道里面比較明確的有三個類型的公鏈,一個是以太坊這樣的一個主鏈帶著一幫 rollup 小弟。另外就是 Solana 這種單一鏈,不搞其他的 layer,所有的共識、交易都在單一鏈上。APT/SUI 也是屬于這個賽道的。第三個是從去年起的比較快的 Cosmos 的所謂的應用鏈生態。
過去這一年半的時間,大家對 Solana 這種所謂的單一鏈沒有充分的信心。Solana 最近慘不忍睹,整個 DeFi 的流動性枯竭,以至于在 Solana 生態里面幾乎找不到一個可用的 DEX和借貸的協議。以前 Solana 提出來單一鏈的好處在于可組合性,這個周期下來這個命題沒有被證明,Solana 現在沒有跑出任何一個跟以太坊生態不一樣的應用。大家會懷疑,單一鏈這玩意兒到底靠不靠譜,邏輯上好像也不是很自洽。
我覺得以太坊主鏈 + L2/L3及類似于 Cosmos 的 APPchain 模式,可能在將來的市場的潛力和可用性會更強。
TON 比較另類,它不屬于第四類,因為它可能更多是一個打法的區別。我最近也在用 TON 的一些應用,它的體驗跟我們用的所謂的 DeFi 確實不一樣,比如說跟 Telegram 連在一起的,從Telegram 跳轉到錢包,Telegram 可以直接去轉賬。最近有很多它的上面的 DEX 應用開始起來了。
Telegram 本身就是在 web2 里面屬于叛逆的一個派別,其創始人在俄羅斯是屬于被長期壓制的對象。我相信將來這種大的 web2 應用去切入到所謂的公鏈生態,這個可能是一個有意思的打法。你可以理解為它是一個微信,在微信上又整合了一個公鏈、DeFi 和其他應用生態。它將來的用戶的普及會非常快,而且像 Telegram 這種不受任何國家監管的叛逆web2 公司,確實有很多玩法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
Shirley
大的 web2 社交平臺的用戶潛力是不容忽視的。
聯想到一個事例:去年 Reddit 向用戶空投了 NFT 頭像,用戶為了領空投,期間是有 280 多萬個錢包賬戶被創并且持有了 NFT,這個數量是很讓人驚嘆的。
我覺得有三個方面的原因:一個是平臺用戶眾多,它有超過 15 億的注冊用戶;另外一個就是它的使用場景是契合的,用戶領到 NFT 可以直接做頭像用;還有一個就是它領取的操作路徑非常便捷。小白用戶進入 Web3 的門檻是比較高的,錢包、助記詞、NFT 這些行業詞匯能把一些人繞暈。當時 Reddit 沒有使用這些行業詞匯,它是用“頭像“來直接稱呼 NFT,用“保險柜“來指代錢包,用戶去領取的時候它直接給用戶支付了 gas 費。所以從用戶的體驗上來說,從創建錢包到領取頭像的過程可能只有幾秒,是很符合圈外這部分用戶的使用習慣。
Ton 和 Reddit 有一些相似之處,一個是它是依托 Telegram 這種用戶眾多的社交平臺;另外可以去做一些支付,社交平臺上做支付有微信支付這樣的例子,它的使用場景也是契合的;還有它在操作上也是比較便捷的。所以最近可能吸引了一些用戶去使用吧。
DeFi 之道:ZK 似乎正在成為一種顯學,很多項目都在往這個方向靠近,但它們本身并不是 ZK 的,而是利用了 SNARK 證明的簡潔屬性,這方面的用例,除了 Rollup 之外還有哪些?
Lao Bai
從 zk 的兩大基礎屬性出發,你就可以去拓展到能夠想象到的一些使用場景。
第一個特點就是我在不泄露知識的情況下來證明我是對的。根據這點應用,其實可以拓展出很多的隱私相關的應用。比如保護巨鯨隱私、匿名投票、身份驗證、機器學習、鏈上保險箱等。
第二個特點是生成一個證明特別麻煩但是證明一個 zk 是非常簡單,基于此可以用于 rollup 擴容和跨鏈橋。大多數橋都是一個多簽模型,zk 會做得更加 trustless。比如說鏈 A 的資產 deposit 到合約,然后你去驗證 zK proof 直接在鏈 B 這邊去釋放資產。這樣我們就有希望把以太坊之間 L2 之間的流動性割裂可以通過 zk bridge 去做到資產或者是消息上的互通,也可以把 cosmos 生態和以太坊生態通過基于 zk 的超輕量客戶端去實現互通。
DeFi 之道:合并之后,ETH 的流通總量經歷了數次變化,目前隨著網絡交易需求量的下降,ETH 又從通縮狀態回到了緩慢增發的狀態,那你認為在 2023 年,會有哪些催化劑(例如應用)可以促進網絡交易的需求?
Mindao
大家對網絡交易交易需求量這個東西好像特別執著,但是我覺得如果以太坊現在(熊市疊加L2的崛起)主網需求還很高是不正常的狀態。
我覺得以太坊 merge 之后從一個交易網絡變成一個結算網絡。結算網絡并不是靠網絡本身交易的手續費去決定價值的,比如說一個房子值錢不是這個房子交易了 100 遍。就跟黃金一樣,90% 的黃金都是在金庫里面沒有動,但它的價值在這里。
以太坊的功能轉變成提供網絡安全保障,自身網絡的交易頻率的需求會降低。在未來,L3 的交易量 > L2 的交易量 > 主網的交易量。
Shirley
我還是比較期待行業“出圈“。現在 Web3還比較小眾,我們真正的用戶群體是很少的,如果能把圈外的一部分用戶吸引進來,整個網絡交易的需求就會大大增加。
我覺得以下三塊比較有潛力:NFT、鏈游以及 Socialfi。
NFT 的應用范圍十分廣闊,之前只是 PFP 式的圖片炒作會比較興盛一些。我覺得到了 2023 年的話,它可能會在音樂 NFT 、數字孿生或者物品驗證方面會有一個比較好的應用和發展。
另外,推特、Facebook、Instagram 以及 Reddit 這幾大社交平臺,在去年相繼支持 NFT 它們平臺上展示的功能,去年 10 月份的時候,蘋果也允許開發者在 iOS 系統內發行 NFT,可以看出 Web3 和 NFT 成為了社交媒體巨頭們去搶奪的一個高地。那其中,Reddit空投后有 280 多萬的用戶注冊他們的地址,但是其中實際上只有 1% 的地址擁有多個 NFT,99% 只擁有它的 NFT但是沒有參與交易。隨著 NFT 向這部分社交用戶們不斷滲透,NFT 會在應用人群上更多。以及,這些大的社交平臺對 NFT 的探索應該不會止步于只拿來做頭像,可能有一些也會去試水支持NFT平臺內交易或者是發 NFT 項目這樣的一些措施。這樣做的話,它們有天然的用戶群體,還有一個很好的平臺,會更進一步的助推 NFT 的應用。
當然我也有關注到去年有很多名人入局了 NFT,也有很多傳統的品牌把 NFT 作為它的一個營銷方式。綜合下來,我覺得 2023 年 NFT 的應用場景其實也是會更加豐富的,會更多的觸達到圈外的用戶群體。
再說鏈游,鏈游潛力無限。之前 axs 和 stepn 各自都引領了一波熱潮,跑鞋用很短的時間獲得了上百萬注冊用戶,甚至吸引了很多圈外用戶的參與。雖然它倆因為經濟模型或者路線規劃的問題,最終走向了沒落,但是其實也讓大家見證到了 Gamefi 的巨大威力。我覺得后面的鏈游會借鑒他們在游戲機制和 token 設計上迭代的更好。今年應該也會有一批已經開發了 1-2 年的精品、大制作的游戲上線,不管是在畫面還是玩法上都是很值得期待的。游戲是很容易出圈的典型應用,發展起來會極大促進網絡交易的需求。
最后就是 Socialfi,在Socialfi里用戶是直接的受益者。然后它的市場空間可能會比 Gamefi 更加廣闊,因為可能有的人不玩游戲,但是我們每個人都脫離不了社交網絡這個圈層。
DeFi 之道:對于接下來的 2023 年,你對以太坊以及整個 Crypto 生態有哪些期望?
潘致雄
最核心的是能出圈,但不要太高舉高打。這個行業往外去延伸需要以一種特洛伊木馬的方式給大家提供更多的泛用型的工具和產品。
Mindao
以太坊挺幸運的,在每一個周期的尾部或轉折點總能找到新的敘事來續命。我希望在新的一年有公鏈能夠挑戰以太坊的生態,否則以太坊很難更高速的發展。
對crypto 生態其實我挺失望的,我 2013 年入圈,過去我覺得幣圈至少有 70% 的人是正常人,30% 是非正常人。2022 年發生這么多事情之后,我覺得幣圈 70% 是非正常人,30% 是正常人。
我最近聽了美國對FTX調查聽證會,我感覺這幫國會議員到了恨不得把整個 crypto 禁掉拉倒的地步,感覺已經失去信心和耐心。其實 crypto 在 2022 年開局是挺好的,把 crypto 污名化的東西通過web3去掉,又打 gamefi、NFT,整個轉型特別好。突然來這么一系列騷操作,整個鋪墊全沒了,現在 Web3 都已經被污名化了。如果后面不做調整的話,這個行業往主流走是挺大挑戰的,特別是監管層面。
在這個行業里每個人的工作狀態跟價格關系太大了,這個是其他行業沒有的,我覺得是不正常的。我希望 2023 年有更多的跟幣沒有關系的工具型或者實用型的應用能出來從而對行業帶來一些改變。Crypto 的污名化嚴重了,以前我們說污名化只是在中國,所以礦圈、幣圈被趕出去,中國從業者成了“crypto 猶太人”。現在美國人也成為 crypto 猶太人,以后大家往哪跑?如果連美國這個輿論陣地也失去,這個行業進入主流會是一個特別大的問題。
Lao Bai
我希望 4844 能夠實施,不要一拖再拖,基于以太坊的 App chain 的敘事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發展,也希望在以太坊的生態內可以看到真正做到并行處理的 EVM,比較期待 cosmos 的共享安全在未來兩三個月可以順利的上線,DeFi 能夠以某種形式跟現實世界做一步的打通。
我們過去一直希望線下資產上鏈,然而現在比較諷刺的事情是,makerdao 居然拿 DAI 去買美國的國債。希望今年或者未來幾年線下和線上在 DeFi 層面的連通可以找到更好的方式。
最后期待能有一個 killer App 可以把更多的 web2 的用戶引流進來,不是像 Stepn 這種單純的曇花一現式的引流,而是可以做到更加長久和可持續的留住這些玩家,然后讓他們一步一步的慢慢的去了解 Web3。
Shirley
對以太坊,希望以太坊能夠按照路線圖去穩定的推進升級,早日實現它的偉大構想,早日支持大規模商業應用。
對Crypto ,我希望 Crypto 生態能進一步出圈,然后有更多的 Web2 的公司/品牌擁抱 Web3,也有更多的人群能進來深入的去體驗。另外也希望區塊鏈和實體經濟結合的應用更多一些,希望有更多的國家和地區對這個行業有更多的支持和認可。
本公眾號所載文章中觀點僅代表原作者個人立場,不代表元宇宙之道立場。投資者不應將文中觀點、結論為作出投資決策的唯一參考因素,亦不應認為文中觀點可以取代自己的判斷。在決定投資前,如有需要,投資者務必向專業人士咨詢并謹慎決策。
電報頻道:https://t.me/defizhidao
電報社區:https://t.me/news_8btc
官網:https://www.defidaonews.com/
Discord:https://discord.gg/defidao
APP:https://m.defidaonews.com/app-download
文章轉發自元宇宙之道微信公眾號,版權歸其所有。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和任何投資暗示。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元宇宙YITB.COM All rights reserved.元宇宙YIT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