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這個源自科幻小說的概念,正在世界各地掀起一輪新的產業布局和科技博弈。今年以來,中國也先后有20多個城市陸續發布元宇宙行動計劃。不過截至目前,元宇宙技術路線和商業模式仍不清晰,各地的推進情況也相對緩慢,元宇宙產業應該如何破局還有待進一步決策研究。
今年以來,我國先后有20多個城市陸續出臺元宇宙行動計劃及相關扶持政策,元宇宙產業投融資市場活躍度顯著提升。在政策帶動、資本助推下,元宇宙及相關產業的發展已經成為各地爭相布局的新風口。
業界專家認為,元宇宙已經逐步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層面。作為一種新興業態,元宇宙技術不僅將成為下一代生產力工具,也將推動數字化時代逐步進化到“元宇宙時代”。
服貿會期間,觀眾在首鋼園展區“元宇宙全球現場”體驗1500PPI高清光學 VR。(圖片由CNSPHOTO提供)
越來越多的城市加入賽道
今年以來,多地出臺政策積極推動元宇宙及相關產業發展。
7月8日發布的《上海市培育“元宇宙”新賽道行動方案(2022—2025年)》提出,要發揮政府投資基金作用,設立“元宇宙”新賽道產業基金。同時,還劃定了“元宇宙”關鍵技術突破工程、數字IP市場培育工程、工業“元宇宙”標桿示范工程、數字人全方位提升工程、數字孿生空間建設工程、行業龍頭企業引育工程、產業創新載體培育工程、數字空間風險治理工程等八大重點工程。
8月24日印發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元宇宙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4年)》提出,力爭通過3年的努力,將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成為以文旅內容為特色的元宇宙應用示范區:元宇宙技術創新應用能力明顯提升,培育、引進100家以上元宇宙生態鏈企業,落地建成30項以上“元宇宙+”典型應用場景項目。
9月21日發布的《河南省元宇宙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提出,到2025年全省元宇宙核心產業規模超過3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000億元;建成10個左右國內一流的元宇宙技術研究和創新平臺;建成1個元宇宙核心園區、3到5個特色園區,培育10家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元宇宙骨干企業、200家細分領域“專精特新”企業、500家創新型中小企業;在工業制造、文化旅游、公共服務、社會治理、社交娛樂、教育、醫療等領域打造100個元宇宙示范應用場景,加速培育元宇宙發展生態體系等。
此外,廈門、武漢、廣州、杭州、南京、沈陽和重慶等地也頒布了元宇宙相關的支持性政策或征求意見稿。
值得一提的是,元宇宙正吸引越來越多的城市加入賽道,其應用場景也不斷豐富。比如,10月6日,“元動鼓樓”正式上線,作為江蘇省首個文旅“元宇宙”創新項目,將通過元宇宙技術對景區進行虛擬建模,將歷史文化和實體景區相融相通。10月13日,廣州南沙在全國首推元宇宙政務大廳,市民可以戴上VR眼鏡進入元宇宙政務大廳辦理相關政務事項,未來南沙元宇宙政務大廳還將上線云窗口“一對一”實時視頻客服、“港澳身邊辦”等功能,不斷提升群企辦事效率、降低辦事成本。
據悉,在目前已發布元宇宙支持政策的地區中,多地提及元宇宙技術將與城市特色相結合開發出更多虛擬場景,從公共服務到日常生活,數字技術與各行各業加速融合,數字經濟新業態持續涌現,構筑起生動的智慧生活新圖景。
元宇宙產業鏈已初步建立
元宇宙成為當下熱門賽道,元宇宙產業投融資市場活躍度顯著提升。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國內元宇宙領域投融資事件多達339起,較二季度增加188起,環比增長125%。此外,截至10月18日,A股元宇宙概念上市公司已達126家。
近日,新浪VR發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國內元宇宙投融資報告》顯示,今年三季度,國內元宇宙領域投融資總額達228.4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眾多元宇宙概念上市公司正在紛紛加碼布局。北大資源于10月17日發布公告稱,公司將向Nibiru投資不超過200萬美元,開發及建設元宇宙業務;智度股份近日公開表示,公司大力發展元宇宙業務,開發VR環境的社交游戲等項目;中興通訊也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稱,其正基于數字星云XRExplore引擎,打造5G+AR智慧博物館等,部署多個元宇宙應用。
2021年是元宇宙元年,作為未來數字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元宇宙產業鏈已初步建立,行業發展前景廣闊。《中國元宇宙發展報告(2022)》顯示,中國元宇宙上下游產業產值超過 400億元,主要體現在游戲娛樂、VR和AR硬件等方面,未來五年國內元宇宙市場規模至少突破2000億元大關。
在日前召開的“2022世界5G大會-Tech Talk2022-前瞻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表示,元宇宙在產業應用方面已取得較大進步,并落地能源元宇宙、農業元宇宙、金融與投資元宇宙、地產元宇宙、職業教育元宇宙等應用。未來,元宇宙發展將呈現創作升級、計算升級、體驗升級、決策升級、商業升級五大趨勢。
專家表示,元宇宙應用領域非常廣泛,需要找到很好的切入點與創新模式。發展元宇宙產業不能急于求成,新興產業的培育和成長需要一個較長的時間。從研究的角度來說,開發元宇宙至少需要10年到15年,因為元宇宙的技術和理論根基還需要突破,才能走向成熟。
對于如何更好地發展元宇宙產業,中國工程院院士、河南大學教授、河南省時空大數據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王家耀建議,強化技術研發,豐富技術體系,提升技術集成能力,形成技術競爭力,推動技術、資金、人才、應用等支撐要素同步發展、有效整合,形成完善的產業生態體系。同時,需要制定并逐步完善相關政策法規,保證元宇宙產業長期健康可持續發展。
元宇宙要想更好更快地發展需在五個方面不斷發力,譚建榮認為,一是要進一步拓展元宇宙的資源來源;二是引進與培養元宇宙人才;三是構建與維護元宇宙硬件;四是研究元宇宙軟件與算法;五是打造元宇宙云服務平臺。
人才缺口將持續擴大
無論是政策還是市場,各方都在逐漸形成合力,積極推動元宇宙產業走向成熟。專家認為,在多方加持的基礎上,元宇宙想要實現真正的長足發展,還需要一個不容或缺的條件——人才。
智聯招聘最新發布的《2022元宇宙行業人才發展報告》指出,2022年1—7月元宇宙相關招聘崗位同比增長16.6%;元宇宙人才招聘高度集中在信息技術產業,并向教培、傳媒、制造等領域逐步滲透,研發與設計崗是元宇宙主力軍,U3D人才最吃香。
報告顯示,招聘體量較大的細分領域包括VR/AR、元宇宙社交、游戲、虛擬人、數字藏品平臺,今年1—7月,上述細分領域的招聘職位數占比分別為57.5%、32.7%、4.9%、3%、1.9%。技術上起步更早的VR/AR、受資本青睞和投注的元宇宙社交,占據元宇宙產業優先發展的半壁江山,游戲、虛擬人、數字藏品平臺等“后起之秀”的發展同樣不容小覷。
在地域分布上,元宇宙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一線及新一線城市,其中北京、上海、深圳位居前三,招聘職位數占比分別為21.9%、11.5%及9.3%。受政策扶持等因素影響,新一線及二線城市均呈現出強勁增勢,今年1—7月職位數同比增速為22.4%及19.0%,超過一線城市職位數增速。
從招聘增速看,武漢、杭州增速亮眼,分別為65.9%、39.3%。這與當地政府的助推密不可分:武漢在今年初將元宇宙寫入武漢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到要推動元宇宙與實體經濟融合;杭州在元宇宙產業發展上具備政策扶持和研發團隊優勢,國內首個文化產業元宇宙專委會也于近日落戶杭州,為吸引人才提供了強大助力。
值得關注的是,元宇宙研發崗位招聘量大,但人才供給相對缺乏。數據顯示,今年1—7月元宇宙崗位總體競爭指數為50,即平均每個崗位收到50份簡歷投遞。具體看五大類崗位的競爭指數,招聘量最大的研發崗競爭指數最低,僅為23,處于人才供給相對缺乏狀態。產品、運營崗的人才供給相對充足,競爭指數分別為61.7、64.7。可見,還是技術門檻高的崗位人才供給不足,技術門檻低的崗位求職競爭相對激烈。
實際上,元宇宙已經逐步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層面。江蘇省通信學會和賽迪智庫聯合發布的《元宇宙產業鏈生態白皮書》顯示,元宇宙行業目前呈現技術、平臺、終端、基礎設施共同發展的狀態,其中社交、娛樂、文化領域率先發力,工業制造等領域的元宇宙技術應用緊隨其后。
專家認為,元宇宙行業正處于技術進步、資本入駐的快速發展階段。各地陸續推出扶持元宇宙及相關產業發展的政策舉措,將進一步加快元宇宙布局與技術融合創新發展。未來,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布局元宇宙,相關的人才缺口也將持續擴大。
鏈接 〉〉〉
元宇宙發展仍面臨諸多挑戰
盡管元宇宙發展得如火如荼,各大行業和公眾也對其抱有巨大的信心,但元宇宙的發展真的就能夠順風順水嗎?研究表明,在元宇宙未來的發展過程中風險與挑戰并存,還有很多的問題亟待解決。
在技術層面,技術局限性是元宇宙目前發展的最大瓶頸,區塊鏈、人工智能等相應的底層技術距離元宇宙落地應用的需求仍有較大差距,產業各方與政府應加快云計算、分布式存儲、物聯網等元宇宙底層技術產業發展。
在經濟層面,元宇宙可能使現實經濟業務快速向虛擬化元宇宙業務轉移,存在實體產業虛化的風險。數字資產交易的法律保障若不完善,容易帶來金融詐騙風險,指定相關金融監管政策,推動數字資產監督管理是未來的重要命題。
在安全層面,元宇宙的發展需要搜集人們更多的個人信息,保護個人隱私和數據安全將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對于元宇宙個體隱私數據的收集、儲存與管理、確權和追責問題,仍需要完善相關法律框架。
關鍵詞:
元宇宙概念始于1992年國外科幻作品《雪崩》里提到的“Metaverse(元宇宙)”和“Avatar(化身)”這兩個概念。人們在“Metaverse”里可以擁有自己的虛擬替身,這個虛擬的世界就叫作“元宇宙”。關于元宇宙,目前還沒有統一的定義,較為常見的提法是“人類運用數字技術構建的,由現實世界映射或超越現實世界,可與現實世界交互的虛擬世界,具備新型社會體系的數字生活空間”。
內容來源:中國商報
記者:陳文麗
文章轉發自元宇宙世界微信公眾號,版權歸其所有。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和任何投資暗示。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元宇宙YITB.COM All rights reserved.元宇宙YIT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