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上行為與資產分離會怎么樣?
現狀與背景
幣圈很多人(或身邊的人)都遇到過私鑰泄露,資產可以轉移,鏈上的行為數據呢?真真是心痛的無法呼吸。尤其是很多鏈上行為的成就,都被SBT限制了,想急救轉移了都做不到。最近一次大規模私鑰泄露,是Solona鏈的Slope錢包。我本人的SOL地址也在其中。資產沒多少,但是,這個地址是綁定到Galaxy的,而這些銀河的NFT有不少就是無法轉移的。發心
目前的區塊鏈設計,Token就是鏈上資產,這是核心。那么,鏈上行為數據能否獨立出來,與資產進行分離呢?這是一個問題,我覺得會存在兩種情況:
1 - 錢包被盜了不能再使用
2 - 我換錢包地址了,就像換手機一樣
無論是哪個原因,從某一個方面來看都是需要允許的,因為它們都代表了我這個人的行為。所以這涉及到一個靈魂問題,在Crypto的世界里,用戶的本質是錢包地址還是人。
參考機制
1. 快照
相信大家在投票、NFT的領取資格等方向,都見過快照(Snapshot)這個術語。其含義是,在某個時間點或鏈上的某個區塊,對鏈上符合資格的地址進行快照,保存成一個數據文件。項目或平臺就可以根據這個數據文件判斷某個地址是否有資格進行投票或領取NFT。2. 定期驗證
這個方向做的最好的大概是Idena。每隔二十來天驗證一次,通過驗證獲得獎勵。錯過一次驗證,掛起你的賬戶;連續錯過第二次,終止你的賬號(可以提取資產)。思考
快照與定期驗證能否結合起來玩一玩呢?定期(自動)快照?另一方面,哪些鏈上行為數據值得統計、快照呢?并不能所有交易都抓取下來吧?那不成區塊鏈數據庫、數據圖譜了?繼續參考現有的產品,那就是鏈上行為的評分了。
- Unipass ID。這是給我印象最深的項目。2022年的春節,SnapFingers 社區發起的集五虎、五福活動,最終的抽獎就引入了UnipassID的評分,根據積分給不同的booster:即不同的積分等級,可以獲取不同的抽獎票數,加大獲獎概率。表格。——這是我第一次見識到鏈上行為評分的真實案例。
每家評分都有自己的標準,缺乏共用、分享機制。也許這就是切入點。有人覺得,鏈上數據都是開放的,評分沒有護城河。但是,無法否認在The Graph之后,還在不停地出現數據平臺、知識圖譜一類的數據產品;Infura之外還有Alchemy等等。既然已經有一些評分項目了,就可以把它們聚合起來,當作一個現有的數據項。而聚合起來的數據條目,就是一張一張的數據卡片,想用哪幾個,就挑哪些出來。這意味著某一個社區或者DAO可以給根據它們的需求在計算模型里設置每一個因子所占的比重,從而得出符合該社區或DAO的評價結果。
設計
1. 賬戶
- 解綁舊地址,增加新地址,可以繼承之前的數據。——對應私鑰泄露、助記詞被盜等情況。
2. 數據卡片
- 用戶群:熟悉各種幣圈新項目的 Web3 大師/專家。
- 每張數據卡片在設計上可以支持1+的數據源(API)
- Web3 大師/專家可以發現新項目、潛在的需求,發起創建新數據卡片的任務,再由他人去實現相關邏輯。
3. 定制評分
- 根據需求,從數據卡片的倉庫中選擇N張,對于每張卡片的數據區間設置不同的條件和對應的評分;為每張卡片設計不同的因子。
Eat your own dog food
從Demo開始,終究要轉向產品。一個產品必然要面對兩個問題:
關于 DAOSquare
DAOSquare 起源于西方著名以太坊社區 MetaCartel,DAOSquare 的使命是構建屬于 Web3 時代的孵化器,從而更好地幫助這個時代的創新者從 0 到 1 并走向成功,正如互聯網時代的 Y·Combinator 一樣。Website: [https://daosquare.io/]Twitter: [https://twitter.com/DAOSquare]Discord: [https://discord.gg/daosquare]Forum: [https://forum.daosquare.io/]Media: [https://dao2.io/]
文章轉發自DAOSquare微信公眾號,版權歸其所有。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和任何投資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