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0前瞻研究報告(2022年)
近年來,針對互聯網行業發展面臨的利益分配失衡、平臺資源壟斷、個人隱私泄漏等問題,全球興起了新一輪互聯網創新探索熱潮,力圖通過引入區塊鏈、密碼學等技術,來重構互聯網發展未來圖景,Web3.0 理念應運而生。總體來看,Web3.0 是以分布式技術重新解決互聯網數據權屬和價值表達的重要創新,有望從技術、產業、經濟三方面優化互聯網,進而推進生產方式、組織秩序和經濟形態創新,但當前 Web3.0 仍存在發展前景備受爭議、技術應用不成熟、金融衍生風險等關鍵問題。建議密切關注 Web3.0 發展動向,包容審慎推動相關技術創新與應用探索,積極穩妥探索我國 Web3.0 發展之路。為加強我國對 Web3.0 的前瞻研究和戰略預判,可信區塊鏈推進計劃 (TBI)、大數據技術標準推進委員會(CCSA TC601)WG6 大數據區塊鏈工作組、中國互聯網協會(ISC)區塊鏈技術應用工作委員會聯合,組織成員單位深入研討 Web3.0 相關技術細節和應用方向,共同編制研究報告。本研究報告綜合分析國內外 Web3.0 政策和產業發展現狀,詳細介紹了 Web3.0 的關鍵技術組件和核心應用場景,為我國積極穩妥探索 Web3.0 發展之路提供參考建議。從 Web1.0 到 Web2.0,再到 Web3.0 的演進,反映了互聯網發展理念的升級。Web1.0是以向消費者提供信息服務為理念,其典型應用是以雅虎、新浪、搜狐為代表的門戶網站,主要特征是門戶網站主導創作并向消費者提供服務,用戶只能被動地瀏覽文字和圖片以及簡單的視頻內容。Web2.0 是以撮合勞動者和消費者為理念,其典型應用是以淘寶、美團、滴滴為代表的中介平臺和以微信、微博、抖音為代表的內容社交平臺,主要特征是平臺作為中間商撮合多邊市場,用戶不僅是享受服務的消費者,同樣可以成為提供服務的勞動者,在平臺上交易勞動力、創造內容或者進行線上社交活動。Web3.0 是以去信任、去中介和數字資產化為理念,以區塊鏈為底層關鍵技術,以數字生產和數字消費為主要經濟形態的新一代互聯網,其主要特征是利用分布式賬本技術對 Web2.0 應用邏輯進行重構,利用區塊鏈的可信協作、分布式執行、數據保護、資產轉移等能力進一步整合信息流、業務流和價值流,以更加標準化的、更加簡潔的鏈上智能合約來代替現有互聯網應用服務,消除對中心機構的依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轉發自奇遇元宇宙微信公眾號,版權歸其所有。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和任何投資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