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fn id="njlhd"></dfn><source id="njlhd"></source>

    <source id="njlhd"></source>

      <dfn id="njlhd"><video id="njlhd"></video></dfn>
      <source id="njlhd"><address id="njlhd"><sup id="njlhd"></sup></address></source>

      <b id="njlhd"><small id="njlhd"></small></b>
        <tt id="njlhd"></tt>

          <video id="njlhd"><address id="njlhd"><kbd id="njlhd"></kbd></address></video>
          • 元宇宙:本站分享元宇宙相關資訊,資訊僅代表作者觀點與平臺立場無關,僅供參考.

          對話 Vitalik:以太坊「合并」近在眼前,可擴展性、可用性和隱私性大幅提升將緊隨其后

          • Unitimes
          • 2022年9月13日05時

          撰文:Noah Smith

          編譯:DeFi 之道

          正如我們所說,為 Crypto 世界中大多數智能合約和其他復雜結構和產品提供動力的以太坊正在經歷劃時代的轉變。在一個計劃在兩周內完成的稱為「合并」的過程中,以太坊正在將其驗證交易的方式從工作量證明 (PoW) 轉換為權益證明 (PoS)。這將使它能夠顯著減少能源使用和碳排放。
          在接下來的采訪中,我與 Vitalik Buterin 討論了 PoW 與 PoS、最近 Cryto 市場的崩潰、Crypto 的安全性、去中心化治理、「初創社會」等等話題。
          Noah Smith:所以,我想我們應該從一些時事開始。最近幾個月,幾乎所有的幣都崩潰得很厲害。你認為為什么會發生這種情況?這是否會對加密 / 區塊鏈生態系統的長期未來產生影響?
          Vitalik Buterin:事實上,我很驚訝這次崩潰沒有提前發生。通常情況下,加密市場泡沫在超過前一個頂部后會持續 6-9 個月左右,之后迅速下跌。這一次,牛市持續了將近一年半的時間。人們似乎已經適應了這種心態,認為更高的價格是一種新的常態。一直以來,我都知道牛市最終會結束,我們會下跌,但我只是不知道何時。今天,人們似乎對 Crypto 一直存在并可能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繼續存在的最終周期性動態進行了太多解讀。當價格上漲時,很多人說這是新的模式和未來,而當價格下跌時,人們說這是注定要失敗的,從根本上說是有缺陷的。現實總是介于兩個極端之間的更復雜的畫面。
          我確實認為,價格下跌有利于揭示從一開始就存在的問題。不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往往在經濟繁榮時期取得成功,因為一切都在上升,所以人們可支配的資金也在上升,所以事情都可以通過不斷涌入的新資金來暫時支撐起來。但在崩潰期間,正如我們在 Terra 身上看到的那樣,這種模式不再起作用。這在高杠桿和龐氏騙局等極端情況下最為真實(2017 年的老兵們會記得「BIT-CONNE-E-E-ECT!!!」),但在更微妙的方面也是如此,比如協議開發在牛市中容易維持,但當價格崩潰時,往往新擴大的團隊很難在財務上維持下去。對于這些動態,我想不出什么好的解決方法,除了我通常的建議,即人們應該記住這個領域的歷史,并把目光放得長遠些。
          Noah Smith:有道理。現在,我想談談有趣的技術問題……但首先,我們先來多談一點關于金融方面的問題。對于比特幣 -- 最廣泛持有和交易的 Crypto -- 我們已經看到了這種周期,它有重復的、相當有規律的泡沫和蕭條,但每次繁榮的百分比回報率都低于之前的一次。對我來說,這看起來像是一條采用曲線 --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持有一些 Crypto,從新用戶中獲得的財務收益就越來越小。我們是否會達到一個階段,即比特幣的采用趨于飽和,而收益下降到黃金那樣的水平?
          Vitalik Buterin:我肯定認為,在中期的未來,Crypto 會穩定下來,并且只像黃金或股市一樣波動。主要問題是價格會在什么水平上穩定下來。在我看來,早期的許多波動與存在的不確定性有關:在 2011 年,當比特幣在六個月內從 31 美元跌至 2 美元時,人們真的不知道比特幣是否只是一個一次性的熱潮,然后會永遠崩潰。在 2014 年,這種不確定性比以前少了,但它仍然存在。然后到了 2017 年之后,不確定性轉移到了它是否會獲得支持更高價格水平所需的主流合法性水平,而這仍然是我們在 2022 年面對的大致情況,盡管我們已經走了很長的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存在的問題將逐步得到解決。如果在 2040 年,Crypto 已經穩健地進入了幾個利基市場:它取代了黃金的價值儲存部分,成為了一種「金融的 Linux」,一個始終可用的替代金融層,最終成為真正重要事物的后端,但并沒有完全取代主流,那么它將在 2042 年消失,或者它完全接管世界的機會將小得多,而個別事件將對這種可能性產生更少的影響。
          用數學上的說法來說就是,Crypto 的價格被卡在一個有界的范圍內(在 0 和世界上所有財富價格之間),Crypto 只能在這個范圍內保持高度波動,直到反復高買低賣成為數學上幾乎肯定會獲勝的套利策略。
          Noah Smith:另外,對比特幣能源使用的估計表明,網絡的能源消耗與比特幣的價格有相當密切的聯系。對于股票、房屋或黃金來說,情況并非如此 -- 這些其他資產都不需要增加能源使用量來支持更高的價格。這是否會在長期內壓制比特幣的價格?
          Vitalik Buterin:我一般把比特幣的需求和供應曲線的互動以及供應如何產生的問題看成是兩個獨立的問題。難度調整確保了比特幣的鑄造數量是按照時間表固定的。今天每 10 分鐘 6.25 個,2024 年左右開始每 10 分鐘 3.125 個,以此類推。無論總的挖礦能力或價格如何,這個時間表都保持不變。因此,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協議是否將這些幣分給礦工、核心開發者并不重要。這就是為什么我不同意挖礦在某種程度上支持比特幣價值的看法。
          一個不必要地耗費大量電力的共識系統,不僅對環境不利,而且還需要每年發行數十萬個 BTC 或 ETH。當然,最終,發行量將減少到接近零,到那時,這將不再是一個問題,但隨后比特幣將開始處理另一個問題:如何確保它保持安全……
          而這些安全動機也是以太坊轉向 PoS 的一個真正重要的驅動力。
          Noah Smith:讓我們來談談這些安全問題。很多人似乎認為,如果一個代幣被稱為「Crypto」,那么決定該代幣的轉讓和所有權的協議一定是安全的。但從你最后的回答來看,你似乎更擔心安全問題,至少在比特幣方面是這樣的。你能解釋一下嗎?
          Vitalik Buterin:效率和安全不是獨立的問題。問題始終是:你每年花一美元能買多少安全?如果一個系統的安全性太低,你可以以鑄造更多的幣為代價來增加安全性,在這一點上,你通過犧牲效率重新獲得安全。我在這篇文章中提到了一些深刻的經濟原因,即為什么 PoS 可以用同樣的成本買到大約 20 倍的安全性。基本上,作為PoW的礦工參與有著中等的持續成本和中等的進入成本,但作為 PoS 的驗證者有著低持續成本和高進入的成本。事實證明,你的安全程度僅僅取決于進入成本,因為那是攻擊者必須支付的攻擊費用。因此,你會希望你的共識系統有著低的持續成本和高的進入成本,而 PoS 在這方面很出色。此外,兩者在應對攻擊的選擇上也有區別:在 PoW 中,你只能通過改變 PoW 算法來應對,而這會燒毀所有現有的挖礦硬件,無論好壞,但在 PoS 中,你可以讓協議只燒毀攻擊者的資產,所以即使攻擊者付出了很多,但生態系統很快就能恢復。
          在比特幣的情況下,我擔心有兩個原因。首先,從長遠來看,比特幣的安全性將完全來自于費用,而比特幣只是沒有成功地獲得所需的費用水平,以確保可能是一個幾萬億美元的系統。比特幣的費用約為每天 30 萬美元,而且在過去五年里沒有真正增長。以太坊在這方面要成功得多,因為以太坊區塊鏈的設計更有利于支持使用和應用。其次,PoW 提供的每一美元交易費用的安全性要比 PoS 少得多,而且比特幣從 PoW 中遷移似乎是不可行的。當有 5 萬億美元的比特幣,但只需要 50 億美元就能攻擊鏈時,未來會是什么樣子?當然,如果比特幣真的被攻擊了,我倒是希望很快就會出現政治意愿,轉向至少是混合的 PoS,但我預計這將是一個痛苦的過渡。
          Noah Smith:不管怎么說,你關于 PoS 所提供的每一美元的安全性的論點是完全有道理的;比特幣的高能源成本實際上是高安全成本。但是,讓我們來談談使比特幣人不愿接受 PoW 系統的任何替代方案的政治問題。PoS 的想法是否允許大型利益相關者修改網絡協議以獲取自己的優勢而犧牲小網絡用戶?PoW 創造了一個龐大的礦工階層,他們有動力保護自己的持續收入,即使這些收入代表了用戶的持續成本,這是事實嗎?
          Vitalik Buterin:有幾個支持 PoW 的論點。在我看來,最有力的論點是「無成本模擬」問題。基本上,這個想法是,在 PoS 鏈中,攻擊者可以在多年前的某個時間點接觸到代幣的所有者,以非常低的價格買下他們的舊秘鑰(因為這些幣后來被轉移到了由不同秘鑰控制的地址),并使用這些幣創建一個不同的鏈,并從該點分叉。一個只知道協議規則的節點,從頭連接到網絡,將無法區分實際的鏈和攻擊者提供的這個模擬鏈。另一方面,在 PoW 中,創建這樣一個模擬的備用鏈需要重做等量的 PoW。
          在 PoS 中,這個問題通過增加一個弱主觀性時期來解決:節點需要在一段時間內連接到主網(例如每月一次),第一次同步的節點可能需要詢問一些他們信任的來源(不需要是中心化的,可以是一個朋友),什么是有效的鏈。質押者被要求在這段時間內保持他們的代幣被鎖定,如果有人看到質押者支持兩個沖突的鏈,那么他們可以發送一個交易,「罰沒」(slash)他們,燒掉他們大部分或全部的資金。在這個模式中,這完全是合理的。但是,PoW 的支持者對弱主觀性時期并不滿意;他們更喜歡純粹主義的方法,即除了協議規則,你應該什么都不需要。
          我對他們的論點的看法是,我不認為純粹主義的方法在實踐中真的能發揮作用。你需要可信的來源來給你協議規則,特別是考慮到你偶爾會得到軟件更新以提高效率或修復錯誤。而且我認為純粹主義害怕的攻擊是不現實的:你必須說服一大堆人,讓他們相信每個說他們看到最近某個區塊哈希的人都是錯的,而除了攻擊者之外沒有人見過的其他哈希是正確的。一旦你開始研究這些細節,這似乎就不太可行了。
          還有人試圖聲稱 PoS 允許大型利益相關者控制協議,但我認為這些論點是完全錯誤的。他們基于一種錯誤的觀念,認為 PoW 和 PoS 是治理機制,而實際上它們是共識機制。它們所做的只是幫助網絡在正確的鏈上達成共識。違反協議規則的區塊(例如,如果它試圖鑄造比協議規則允許的更多的幣)將不會被網絡接受,無論有多少礦工或管理員支持它。治理是一個完全獨立的過程,涉及到用戶自由選擇下載軟件,以及 BIPs (比特幣改進提案) 和 EIPs (以太坊改進提案) 以及所有核心開發人員談話和其他官僚機構來協調哪些變化被提出。有趣的是,Bitcoiner(他們往往是最支持 PoW 的)應該很明白這一點,因為 2017 年的比特幣內戰很好地證明了礦工在治理過程中相當無力。在 PoS 中,情況完全一樣;鑄幣者不選擇規則,他們只是執行規則并幫助訂購交易。
          有一種可能的說法是,PoS 比 PoW 有更強的中心化壓力,因為質押 (stake) 的數字性質使其更容易集中,或者因為最佳的 PoW 挖礦涉及利用當地有限規模的機會來廉價獲得電力。這些絕對是我擔心的事情,盡管我認為人們夸大了它們。特別是,今天的以太坊PoS還不具備提取你的 ETH 的能力。這就造成了加入資金池的壓力,因為如果你在資金池中質押,無論何時你想拿回你的錢,你可以直接把你的份額賣給別人,所以資金池在獲取流動性方面提供了很大的競爭優勢。但明年啟用存款后,這將不再是事實。今天質押的另一個問題是,由于同樣缺乏提款能力,資金池質押者不能輕易轉換池子(或轉換為單人質押),但明年他們就可以了。至于挖礦的去中心化,我只想說,我對這些高度分散的小規模挖礦機會是否有那么大的意義表示懷疑。挖礦是一種高度工業化的活動,而美國以外的大礦場(占全球哈希算力的~35%)似乎與各種政府關系密切,所以未來 PoW 的抗審查故事有很大偶然性。高度民主化的早期 PoW 時代是不錯的,它在使 Crypto 所有權更加平等方面有著巨大的幫助,但它是不可持續的,它一去不復返。
          Noah Smith:讓我們來談談治理問題。對我來說,治理似乎一直是區塊鏈技術中最有前途和最有趣的事情 -- 這是一種潛在的方式,可以避開繁瑣的企業成立過程,創造流動的、臨時的經濟合作,特別是跨越國際邊界的合作。我是科幻小說 Rainbows End 的忠實粉絲,書中的大部分經濟都是基于這種合作。但在實踐中,人們迄今為止試圖實現這一目標的方式似乎有很多問題 -- 事實上,你有一系列的博文批判僵硬的區塊鏈治理系統,這些系統試圖從等式中消除所有人類的判斷和信任。你能簡短說一下你自己對區塊鏈治理應該如何運作的看法嗎?
          Vitalik Buterin:區塊鏈有趣的一個原因是,它們與許多我們已經熟悉的事物有很多共同的屬性,但又不完全像其中的任何一種。像公司一樣,區塊鏈有一個代幣,你可以購買,希望它能上漲。但與公司不同,區塊鏈更像一個國家,不依靠外部機構來解決內部糾紛。相反,區塊鏈是它自己的裁決「根」;你甚至可以說,它試圖成為一個 「主權國家」(當然,區塊鏈不是真正獨立于現有的民族國家基礎設施,但說實在的,大多數民族國家也不是真正獨立的)。就像民主國家所渴望的那樣,區塊鏈是高度開放和透明的,任何人都可以驗證規則是否被遵守。區塊鏈通常會產生看起來像是宗教的東西,在其追隨者中激發出的那種持久而虔誠的狂熱,但它們通常有比宗教更復雜的經濟成分。區塊鏈就像一個開源軟件項目,既體現在它的平等主義理想上,更重要的是體現在分叉的自由上:如果協議的「官方」版本誤入歧途,違反了社區中某些人認為是他們的核心價值,他們可以圍繞自己的鏈進行協調,從那里分裂出來并繼續下去,然后他們可以在公眾輿論的法庭上與原來的版本競爭正統性。但區塊鏈與開源軟件項目不太一樣:在區塊鏈中,有數十億美元的資本處于危險之中,分裂出錯的成本要高得多。如果分叉的成本變得太高,就像一些人認為的那樣,它在治理中的作用就會變得更像核威懾,而不是像打算實際發生過程中的常規部分。
          所有這些都意味著,區塊鏈不僅是一個強大的基本底層,可以用來承載其他應用程序的治理邏輯,也是一個復雜的事物,本身就需要一種新的、不同的治理形式。我們已經看到比特幣和以太坊都出現了各種形式的「憲法危機」,最明顯的是以太坊 DAO 分叉和比特幣區塊大小的辯論。在這兩種情況下,雙方都有一些團體對項目應該體現什么價值有強烈的不同信念,而這兩種情況最終都以鏈式分裂的方式解決。有趣的是,比特幣和以太坊都避開了正式的管理;沒有特定的人或理事會或投票機制,用既定的合法權利來決定哪些協議變化成為正式的。區塊鏈中有一個 All Core Devs call,但即使在那里,什么是充分的反對意見的規則也沒有明確被定義,對于任何真正有爭議的東西,核心開發者往往會退后一步,聽取社區的意見。
          當然,經常有人會說,這種準無政府主義的設計看起來很丑陋,它需要被一個更 「適當」的正式系統所取代。但他們幾乎從未成功過。在我看來,我們目前的「無結構的暴政」中其實有很多智慧。特別是,它很好地捕捉到了這樣一個想法:相對較小的核心開發者群體應該能夠獨立決定那些并不真正影響核心愿景的詳細技術決定,但對于一些哲學上的重大事件,如拯救代幣的硬分叉,或切換到PoS,你需要更深入的了解。
          對區塊鏈上的應用管理是一個不同的挑戰。在這里,還有一個應用程序「可分叉」程度的分歧:是像 ENS 那樣,如果治理崩潰,可以用不同的規則做一個分叉,并說服所有的基礎設施轉移到該分叉,還是像 DAI 穩定幣那樣,由于依賴于 ETH 等其他資產的儲備,所以根本無法安全地分叉 DAI 而不分叉其他一切?如果一個應用程序是可分叉的,這很好;它給了你額外的支持,而你可以利用它(就像 Hive 那樣)。如果一個應用程序是不可分叉的,那么你確實需要一些完全正式且可以信任的治理。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對這個話題的主要看法是,目前流行的代幣驅動的治理技術,即通過代幣持有者投票來進行治理,已經被打破了,我們需要轉向更好的東西,特別是一些不那么「金融化」的東西。由代幣驅動的治理自然有利于富人,而且有各種長期的方式可以很容易地破壞這種治理。在我去年的一篇文章中,我描述了一個智能合約的例子,它將以一種非常友好的方式讓代幣持有者自動接受賄賂,以特定方式從出價最高的投標人那里投票:

          這將把每一個治理決策變成了一場拍賣,導致只有最富有的參與者才有發言權。在最好的情況下,這將導致無情的利潤最大化,在最壞的情況下,這將導致高速利用,隨后項目迅速崩潰。

          除了代幣持有者治理,我更喜歡的替代方案是某種形式的多方利益相關者治理,它試圖正式地代表人,而不僅僅是代幣。Optimism 是通過「公民身份」的概念來做到這一點的,「公民身份」旨在分配給貢獻者和生態系統的參與者,并且是故意不可轉讓的。但要弄清楚這些東西如何運作,我們仍然處于非常早期的階段。
          Noah Smith:讓我們更多地談談區塊鏈可能實現的人類組織的替代形式。我真的很喜歡你對 Balaji Srinivasan 的《The Network State》(網絡國家) 的獨到評論。到目前為止,是否有任何有希望的嘗試來創建以加密為組成部分的「初創社會」?
          Vitalik Buterin:我認為目前這種情況還沒有真正發生的一個原因是,區塊鏈生態系統和全面創業的社會之間存在著根本的區別。一個區塊鏈生態系統通過說服很多人參與其中,或者最多是間接參與,在經濟上得以生存。你只需要少數核心開發者,甚至他們也不需要做出很大的個人犧牲。他們可以一直生活在一個「正常」的城市,通常看起來就像其他工作一樣。但另一方面,創業社會是更深刻的。你需要人們冒險搬到一個特定的地方,并且可能是一個非常規的地方,它帶有很大的缺點,只能通過社區本身創造的優點來克服。Balaji 說得對,讓人們做這樣的事需要深刻的道德敘事。
          我認為 Crypto 確實有深刻的道德敘事,它們在 2009-2014 年的生態系統中非常重要,那時人們甚至不知道 Crypto 是否會生存,加密人士幾乎沒有線下的加密社交圈子,甚至法律問題也不確定。Crypto 的概念是大網絡自由主義運動的延續,是 PGP、BitTorrent、Tor、阿桑奇、斯諾登等的精神繼承者,這是非常強烈的,這些強烈的理想作為意識形態和道德粘合劑,允許人們為這個行業做出巨大的犧牲和風險。最近,該行業已經成熟,而隨著這種成熟,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稀釋。這種稀釋有利于主流采用,事實上,較新的區塊鏈項目經常有意淡化其怪異之處,以實現大規模采用的目標。NFTs 正在將 Crypto 的吸引力擴大到距離原始用戶群更遠的群體。
          但在這一點上,這種增長也使現有的區塊鏈過于「消瘦」,無法成為良好的網絡狀態。以太坊有如此多不同的用戶社區,其中許多社區彼此之間存在深刻的分歧(例如,肯定有「覺醒」和「反覺醒」的以太坊,更不用說國際分歧了)。就像我們最近看到的社區團結起來阻止鏈上審查一樣,圍繞著保護鏈的完整性和運行存在著一個強大的、凌駕性的共識點,但這些團結不足以形成一個國家。
          此外,到目前為止,有意組建原生加密社區的嘗試都失敗了。我看到的問題是,他們基本上都使用某種形式的「低稅」作為主要宣傳,雖然從個人角度來看,低稅是一個好處,但如果你的目標是吸引真正有趣的人,它們就是一個糟糕的過濾器。當低稅收是來到社區的主要原因時,那這種社區真的很無聊,很差勁。網絡效應關乎質量,而不僅僅是數量。我確實認為現在有一些初創社會的空間;有很多人需要一個以特定價值觀為導向的實體社區,提供一個建設性地表達這些價值觀的出口,而不僅僅是通過零和推特戰爭,這結合了一種務實的需求,以逃離美國的高生活成本,以及許多其他大國日益嚴重的、而不僅僅是理論上的威權主義。但到目前為止,我看到的項目做得并不好。
          關于這個答案的一個關鍵點是,它的大部分內容與文化有關;我們是否有鏈上土地登記、智能合約產權、哈伯格稅或其他任何東西都是次要的。我認為初創社會應該嘗試與我們習慣的截然不同的想法。例如,我會盡量不強調特定土地、房屋和公寓的絕對所有權,而是強調通過城市代幣等東西與社區的經濟結盟。但我認為,像這樣的創新的價值更在于長期,而這本身不足以在短期內吸引人們。一開始,與 Crypto 和區塊鏈技術的結盟主要是象征性的,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將演變成一種更實用的東西。
          Noah Smith:另外一個問題:在那篇文章中,您不同意 Balji 所強調的單個核心領導者對線上初創社會的重要性。那么,你是否認為你作為以太坊創始人和「代言人」的角色被媒體和加密愛好者過分強調了?
          Vitalik Buterin:我從一開始就希望以太坊能成長為一個我的影響力可以逐漸降低的東西,因為有這么多其他神奇的聲音開始成長和表達自己。我認為在過去的兩年里,這種情況一直在發生!在 2015 年,我基本上做了以太坊 80% 的「研究」,我甚至做了一大塊的 Python 編碼。在 2017 年,我做的編碼工作要少得多,但我做的研究工作可能占到了 70%。到 2020 年,我大概只做了三分之一的研究,編程也很少。但我仍然在做大部分的「高級理論」。但在過去的兩年里,我在高層次理論方面的工作也在慢慢地,確切地減少。我們有很多很棒的新以太坊影響者,比如Polynya,他一直在圍繞二層可伸縮性做很多思想領導。Flashbots 團隊一直負責引領 MEV 研究的整個領域。像 Barry Whitehat 和 Brian Gu 這樣的人已經承擔起了零知識證明技術的責任,而 Justin 和 Dankrad,最初被聘為研究人員,也越來越多地聲稱自己是思想領袖。
          這是一件很棒的事情!我不認為公眾已經意識到這一點,但我預計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會意識到的。
          Noah Smith:好的,一如往常,最后一個問題:你最近在做的項目中哪個最讓你興奮?
          Vitalik Buterin:我想說最讓我興奮的不是任何一個單獨的項目,而是由許多有趣的想法組成的整個生態系統。這在技術層面是真切的,以太坊正在接近它的合并,在區塊鏈的可擴展性、可用性和隱私性方面都將很快得到大幅改進。在社會和政治思想層面也是如此,很多關于去中心化組織、激進的經濟和民主機制、互聯網社區等的思想都在同時成熟。在遠離加密技術的前沿領域,生物技術和人工智能的進步令人驚嘆——有些人可能會說,在后一種情況下,可能有點太驚人了。我們開始了解 21 世紀的政治和技術將會是什么樣子,以及我們正在研究的每一個部分將如何融入到這個圖景中。在 2022 年,Crypto 終于讓人覺得有用了;許多主流組織甚至政府都在使用它作為一種發送和接收支付的方式,我覺得其他應用程序很快就會出現。未來仍然不確定,但我們比以前對這一切將如何發展有了更多的看法。


          **本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或建議。

          -END-

          【發布文章僅為傳播更有價值的信息,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其內容與觀點不代表Unitimes立場。本微信平臺出現的圖片均在互聯網收集而來,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若版權者認為其作品不宜供大家瀏覽或不應無償使用,請添加微信unitimes2018聯系我們,本平臺將立即更正。】

          來了就點個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元宇宙YITB.COM All rights reserved.元宇宙YITB.COM

        1. <dfn id="njlhd"></dfn><source id="njlhd"></source>

          <source id="njlhd"></source>

            <dfn id="njlhd"><video id="njlhd"></video></dfn>
            <source id="njlhd"><address id="njlhd"><sup id="njlhd"></sup></address></source>

            <b id="njlhd"><small id="njlhd"></small></b>
              <tt id="njlhd"></tt>

                <video id="njlhd"><address id="njlhd"><kbd id="njlhd"></kbd></address></video>
              1. 4438xx亚洲最大五色丁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