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獵聘
自古以來神秘的宇宙一直是國人的向往,遙遠的天空承載了許多夢想,2000多年前,屈子以“遂古之初,誰傳道之?”提出對自然和宇宙空間的探索的發問,后有李白“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唐珙“醉后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對宇宙的暢想。從森林到草原到海洋到天空到宇宙,近年來,太空領域愈發成為各國爭奪戰略全局優勢的一個新制高點
“航天是人類的本能”,更是大國富強的標志。從望天興嘆,到沖破卡門線,中國航天人沖破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的技術封鎖,摘得載人航天這一人類航空航天技術“皇冠上到明珠”,實現了國人一直以來浩渺宇宙的夢想。2021年,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全面開展,兩批中國航天員代表中國人進入了自己的空間站,并開展最長達6個月之久的太空駐留,標志著中國載人航天邁入新篇章。2021年,由2020年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發射的“天問一號”探測器著陸火星,并成功實現巡視探測。10月14日,我國首顆太陽探測衛星“羲和號”成功進入預定軌道,標志著我國正式進入“探日時代”。
航天重大任務的成功實施和規劃的順利進行,對實現航天技術領域新跨越、推動我國由航天大國走向航天強國意義重大。經濟學家羅斯托在論述國民經濟時曾指出:“一個或幾個新的制造工業部門的迅速增長是經濟轉型強有力的核心引擎。”航空航天產業,作為目前科技制造領域的巔峰行業,是所有產業中價值鏈最長的,涉及多個系統共同復雜協作,對技術、工藝、經驗、材料、設備等方面都有極高的要求,其產業發展的帶動作用及高精尖技術的外溢釋放作用顯著。嫦娥探月、天問問天、神舟逐夢、北斗環宇,在國際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中國航天在取得一系列重大成績的同時,有力的促進航空航天產業市場規模快速擴大,帶動上下游產業鏈蓬勃發展,配套元器件、材料、芯片、設備制造等方向有望迎來爆發式增長,四大技術也有望開啟跨越式發展。
進入十四五時期,我國航空航天產業日趨成熟,正在有效地促進商業領域的開拓,如商業載人航天的快速推進和內部衛星互聯網納入“新基建”的催化,包括衛星制造、火箭發射、地面設備以及航天應用等領域,釋放巨大市場紅利迎來重大發展機遇。國家隊與民營企業攜手并進,協同快速發展,拉動航空航天產業整體市場規模持續高速增長,共赴星辰大海新征途的新時代已經到來。
奇遇元宇宙
微信:hpkj527
電話:18710196088
文章轉發自奇遇元宇宙微信公眾號,版權歸其所有。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和任何投資暗示。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元宇宙YITB.COM All rights reserved.元宇宙YIT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