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下午,位于上海淮海中路的武康大樓前游人如織。與以往不同的是,這個網紅打卡地多了一種紀念方式——“元宇宙打卡”。從工作人員小蔣手中的平板上看到,武康大樓前不僅多了一位憨態可掬的本屆大會IP“威客兄弟”,還有形象大會宣傳視頻和“東方名筑”“大氣謙和”等文字不斷閃現,增添了不少活力。
在這里,不少游人興奮地與虛擬世界人物合影,開啟與“元宇宙”的第一次親密接觸。除了武康大樓,這樣的“元宇宙打卡點”還分布在外灘、東方明珠,以及世博中心、徐匯西岸、張江科學會堂等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的各個會場,讓普通民眾也有機會體會本屆大會“智聯世界 元生無界”的精神內涵。
線上線下展示元宇宙
今年是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的第五個年頭,元宇宙成了當仁不讓的“主角”。大會按照“會、展、賽、用、才”五大板塊進行整體設計,充分展現“人工智能+元宇宙”領域的“硬核新科技、產業新賽道、未來新場景、治理新議題”。
在線上參會形式上,主辦方對“云會場”做了迭代升級,塑造為WAIC元宇宙會場3.0。全新的會議大廳,擁有全景論壇看板、高清畫質沉浸體驗、人物傳送穿梭、動態留言等全新功能。通過這次升級,打通了元宇宙會場和元宇宙展覽之間的屏障。
大會共組織元宇宙方向論壇22場,涵蓋元宇宙“鏈接層”“交互層”“計算層”“生態層”四個層級,包括腦機接口、區塊鏈、云原生、生成式人工智能、數字孿生、數字營銷、工業元宇宙、法治倫理、安全等前沿話題方向,以線下主題論壇、閉門會、線上“元會場”等形式展現。
作為本次WAIC2022浦東分會場的舉辦地,張江科學會堂打造了一個元宇宙超級應用場景,設計了超寫實數字人+元宇宙數字資產生成引擎、元宇宙3D打印機互動體驗、AI元宇宙繪畫互動體驗、張江數字孿生未來城市演示、元宇宙咖啡廳機器人體驗等8個可以互動、參與的應用場景。
其中,由一造科技帶來的全球首臺最新發布的元宇宙3D打印機引人注目,線下打印椅子,線上設計并加密存儲數據,生成屬于自己的數字藝術品,實現“可想即可造”的元宇宙孿生體驗。
在徐匯分會場,800平方米的“元住民世界”應用場景精品展中,觀眾可以體驗AI+AR+VR、云游戲娛樂、大數據數字底座、數字人、智能終端等前沿科技應用場景。
共話元宇宙發展前景
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元宇宙可以帶動萬億級軟件產業集群和數字經濟創新發展,這已經成為與會業界人士的共識。
在“搶占新賽道發展先機,開創元宇宙引育新局”為主題的元宇宙高峰論壇上,華為移動互聯網事業部創始總裁朱波認為,元宇宙從“新的用戶經濟、硬件和網絡等基礎設施、區塊鏈技術”等方面,開啟了數字經濟新紀元,將成為中國經濟新的推動力。元宇宙+新一輪信息技術浪潮,將實現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融合、社會生活與數字生活融合、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融合、科學研究與數字技術融合、文化藝術與數字資產融合。
國務院參事、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戴瓊海表示,國家“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指出,數字經濟重點產業包含人工智能與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元宇宙具有沉浸式、拓展性、實時性、永續性、多元化、去中心化等特點,未來數字化世界暢想無限。
雖然元宇宙有著巨大的發展前景,但為了這一新生事物的健康發展,全國政協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協副主席周漢民在“元宇宙技術與生態合作論壇”上建議,要加強前瞻性立法等頂層設計,探索元宇宙法律規范和倫理規范,對虛擬物的所有權等予以法律上的保護,著重防范和解決“虛擬空間”內法律問題。他同時強調,元宇宙尚處于發展早期,要維護好市場的競爭與活力,保護好VR、AR等創新企業的積極性,鼓勵行業率先形成新興互聯形態的自我監管模式。
打造元宇宙的“上海高地”
上海是國內較早運用元宇宙技術的城市。此次大會上,上海發布了六大元宇宙重大應用場景,包括國家會展中心(上海)發布的“智慧國展,多重技術構筑智腦孿生”,張江發布的“孿生之城,超級場景預見未來城市”等場景。
據介紹,作為元宇宙生態建設的系統工程,張江數字孿生“未來之城”的先導區將圍繞“一島”(人工智能島)、“一堂”(張江科學會堂)、“一座城”(張江科學城),集中構建“未來之城”的數字化承載元空間,進一步匯聚張江科學城產業凝聚力、展現元宇宙數字化產業發展趨勢。
根據規劃,張江中區地標——張江人工智能島一期與二期、張江科學會堂、在建的科學之門等都有望開放場景應用,在建立數字底座的基礎上,不斷通過垂直場景的導入,讓和垂直場景相關聯的元宇宙技術產品投入運用。
上海也是國內首個將元宇宙寫入“十四五”規劃的城市,將其明確為四大“新賽道”之一,并著手培育發展相關產業,今年6月推出特色產業園區,7月發布《上海市培育“元宇宙”新賽道行動方案》。
上海市發改委副主任裘文進表示,上海將加強元宇宙技術從底層到應用全鏈條布局,重點發展數字孿生、擴展現實、智能人機交互、虛擬數字人等核心技術攻關,在可穿戴設備、智能機器人等重點領域培育一批重磅產品。
元宇宙不等于人工智能,但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展現的各項成果表明,元宇宙和人工智能在現在和未來,都將彼此賦能,相融共生。與此相應,人們的工作與生活方式,也將隨之而改變。
來源:光明日報
記者:任鵬 顏維琦
文章轉發自元宇宙世界微信公眾號,版權歸其所有。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和任何投資暗示。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元宇宙YITB.COM All rights reserved.元宇宙YIT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