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騰訊研究院(轉載請注明來源)
數字化轉型對民營企業、中小微企業而言,可能是一個既關乎當下生死、又關乎長遠發展的關鍵命題。
近日,全國工商聯經濟服務部、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央財經大學等機構聯合發布《2022中國民營企業數字化轉型調研報告》。
圖:樣本企業區域和產業分布
為深入了解當前我國民營企業數字化轉型現狀和問題,更好服務于民營企業紓困解難和創新發展,報告課題組于2022年1—2月面向全國各省民營企業展開問卷調查,圍繞民營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路徑取向、轉型痛點、未來方向、效果評價、合作期待、政策認知與訴求等方面,進行了較為全面、結構化的研究,力求對當前我國民營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現狀、格局和關鍵問題點形成一個結構化掃描。
從調查情況來看,61.84% 的樣本企業已經在主營業務領域開始了數字化轉型,表明多數企業已經具備轉型意識并開始進行數字化轉型的實質投入與行動探索,但大部分企業仍處于轉型初級階段,有相當一部分企業轉型成效不佳,數字化轉型的內生動力不足。大部分民營企業認為自身仍處于數字化轉型的初步探索階段。38.16%的被調企業反映主營業務還未進行數字化轉型,處于初步探索的占比38.81%二者共計76.97%。僅有16.3%的樣本企業處于逐步實施階段,5.19%處于全面優化階段,而進入成熟應用階段的企業占比僅為1.54%。
針對樣本企業未來將在工作中加大哪些數字技術使用的問題,占據壓倒優勢的選項是大數據(65.19%),其他選項依次包括云計算(46.02%)、人工智能(43.8%)、物聯網(39.03%)、網絡安全(36.77%)、5G(27.09%)、區塊鏈(16.53%)、AR/VR(16.05%)等,選擇“均不會增加”的樣本企業僅占3.51%,說明未來繼續加大數字技術使用已經成為基本共識。
在未來增加數字應用工具使用意向的問題調研上也呈現出類似結果,除了協同開發(24.64%)和在線培訓(26.29%)占比略低外,其他各類常見數字工具應用都獲得了超過30%的入選率,而選擇“均不會增加”者占比僅為1.43%。
從本次調研可見,數字技術和數字工具應用未來還存在較大的市場拓展空間。
本次調研數據顯示,近半數樣本企業已經設立了專門部門負責推進數字化轉型相關工作,其中相當一部分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得到了企業領導的重視,有高層級領導參與統籌協調。
比如“有副總級別領導統領和協調數字化轉型”的占比為13.59%,“由企業一把手全面統籌數字化轉型”的占比為15.98%,“由生態合作伙伴一把手形成協同領導機制,共建產業合作生態資源體系”的占比為4.14%,這些企業在更強有力的統籌協調下如果能取得較好成效,也會對其他企業形成一定的示范效應。
民營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并非孤立的企業行為,轉型成本和成效受多種外部因素影響。本次調研結果顯示,受訪企業對完善新基建、強化標準引領、共建公共服務平臺、優化稅收和人才政策等都表現出較高的期待,而且不同產業間對政府在數字化轉型進程中政策扶持的重心、公共服務提供的重點上有所差異,本次調研作為不同產業、不同企業差異化訴求的一次集中采集和整理,對我們后期政策制定具有一定參考借鑒價值。
如針對“您希望政府采取哪些方面的具體政策來支持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問題,稅收政策(75.17%)、人才政策(73.64%)、專項資金(70.99%)入選比率遠高于其他選項,其中第一產業更看重人才政策(76.66%),第二產業更看重稅收政策(78.63%),這可以為我們制定配套政策時在優先次序選擇方面結合行業差異精準施策。
二是從轉型階段來看,大部分民營企業數字化轉型仍然處于早期,數字化轉型的戰略共識尚未達成,數字化轉型成效的評價普遍不高。
三是從轉型投入及支撐保障來看,目前我國民營企業數字化投入規模偏小、投入模式滯后、支撐保障體系不健全等問題普遍存在,制約了數字化轉型的效果。
四是從轉型應用實踐看,企業數字化程度大多較淺或在局部,還未形成內外協同的整體性升級優勢。
五是從轉型政策訴求與效果來看,數字化轉型相關政策已經很豐富,但政策的傳導和落地還存在不暢,影響施政效果。
投入層面:以財政稅收金融組合拳為民企數字化提供普惠性支持
執行層面:鼓勵不同所有制和不同規模的企業間加強數字化協同
工具層面:激勵數字技術工具的聯合開發、平臺集成與市場供給
政策層面:全鏈條一體化完善數字化轉型公共服務支撐保障體系
具體內容如下
奇遇元宇宙
微信:hpkj527
電話:18710196088
文章轉發自奇遇元宇宙微信公眾號,版權歸其所有。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和任何投資暗示。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元宇宙YITB.COM All rights reserved.元宇宙YIT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