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元宇宙漫游指北公眾號創立的時候,就是主要關注頭像類NFT,為什么小編會特別看好這個賽道,今天就來聊聊頭像NFT是什么、需求量預估、該怎么做。
NFT Avatars,翻譯為頭像類NFT,那么到底什么是 Avatar呢?
Avatar的起源,是印度教中的一個概念,字面意思是“降臨”,它表示神靈在地球上的 “化身” 或是 “代表”。
1992年,Neal Stephenson所寫的科幻小說《雪崩》中寫到
"The people are pieces of software called avatars. They are the audiovisual bodies that people use to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in the Metaverse."
"人在軟件中的化身稱作Avatars。Avatars是包含視聽覺的軀體,讓人們用來在元宇宙中相互溝通"
大家應該都知道,元宇宙Metaverse這個詞兒是Stephenson在雪崩中創造出來的。沒想到的是,在雪崩中定義的 Avatars 和我們今天對于NFT頭像的理解認知,竟然如此的相似。或許,Avatar 和 Metaverse,注定就是分不開的了。
NFT Avatars可以這么理解,是人類在元宇宙中的一個化身和代表(NFT 形態)。
人在元宇宙需要一個化身代表(頭像)是理所當然的,微信也好、QQ也罷,Facebook、Twitter更不用說,所有用戶在上線第一秒開始,就是找一個適合自己的頭像,帥的美的居多,搞笑搞怪也有。
但是不變的就是,這頭像就像是現實世界中的臉一樣,代表我們在社群中徜徉。這就是元宇宙中的我,所有人只會認識這個我,這個頭像,這個NFT Avatar。
元宇宙鼻祖,Neal Stephenson的科幻小說《雪崩》
先記住這句話,
NFT頭像的需求數量 = 元宇宙居民的數量
元宇宙到底有多少居民呢?
情況a:100萬 (目前NFT頭像的總數)
情況b:1億 (目前數字貨幣的使用者)
情況c:10億(Instagram, twitter, facebook用戶數)
情況d:46億 (目前世界網民數量)
情況e:78億 (世界人口總數)
我認為,元宇宙居民今天是100萬(情況a),即將1億(情況b),未來是10億(情況c),最后元宇宙居民和世界網民甚至人口數都會一樣了(情況de)。
從BAYC開始走到如今的100萬個NFT頭像,僅僅花了5個月,按照這個增長速度,很可能三到五年內 NFT頭像需求達到一億。大家別忘了,數字貨幣使用者還在飛速增長,也就是說情況b的數量級可能還會翻番。
另外,twitter等媒體也會馬上讓頭像NFT可以在界面上顯示,也是會促進頭像NFT的發展。看了這個數字,馬上明白為什么現在upcoming項目這么多,因為現在NFT頭像供應量只有100萬,但是需求量馬上就要大幅增長到1億了,供應遠遠不足的。
五花八門的NFT 頭像
其實在這個領域,我也是相對資淺,因此,我也是訪談了幾位早期持有Cryptopunks的大佬,加上自己的一些分析理解,給出一些建議。
堅持長期持有好項目 (CP, BAYC, Meebits, Loot, Pak作品)
不要借錢買NFT用閑錢買 (現在牛市,想想熊市怎么辦)
認真研究搜集資訊(參考大佬可以,記得要do your research)
賣掉變現才叫做獲利 (NFT流動性低于bi,賣了才算)
NFT風險超級超級高 (高于bi以及一切實體金融產品)
我看好頭像類NFT的原因,元宇宙的身份代表 & 極大的需求。
我的自我介紹里寫著,我相信元宇宙會是人類的下一個文明。所以小編當然堅信元宇宙的居民都會需要一個頭像來生活,來代表自己的身份、地位、個性。另外,現在頭像供應只有100萬,不久的將來需求會是1億,供不應求是馬上要發生的,所以小編特別特別看好投入NFT頭像賽道。
但是,切記切記,一定要量力而為,不要借錢,不要al in,不要失去理智,記得NFT風險極高,隨時有歸零的可能性,要有屬于自己的判斷。
小貼士:該怎么做的補充,關注元宇宙漫游指北
文章轉發自元宇宙漫游指北微信公眾號,版權歸其所有。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和任何投資暗示。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元宇宙YITB.COM All rights reserved.元宇宙YIT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