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應廣大讀者要求,元宇宙前沿開設“元宇宙大玩家”學習群,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在后臺私信小編進群。
4月26日,隨著陜西發改委發布差別電價《通知》,已經有至少7個省份將虛擬貨幣“挖礦”活動列為“淘汰類”產業,實行差別電價。
這就引申出一個問題:虛擬貨幣具備怎樣的環境影響?
Alex de Vries在著名能源期刊《Joule》上發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稱,比特幣產生的碳足跡相當于整個捷克共和國產生的碳足跡。加密貨幣能夠產生如此多的溫室氣體排放要歸咎于超級耗能的“挖礦”活動。
也許這么說并不好理解。
簡單來說,加密貨幣“挖礦”活動是通過耗電來完成的,同時會帶來日益嚴重的電子垃圾問題。
讓我們看一個簡單的比較。
一次谷歌搜索消耗的能量為1080焦耳;
1個LED燈泡運行1小時消耗36000焦耳≈33次谷歌搜索;
1個普通冰箱運行1小時消耗810000焦耳≈750次谷歌搜索;
而1個以太幣(ETH)交易則要消耗69282萬焦耳≈641500次谷歌搜索!
很明顯,以太幣交易帶來的能源消耗是瘋狂的。所以去年9月份,國家發改委等11部門發布了《關于整治虛擬貨幣“挖礦”活動的通知》,幾乎宣告了將“挖礦”活動趕出中國。
點擊下方名片,關注我 ↓↓↓
轉載請注明出處
那么比特幣呢?
還是根據劍橋大學統計,比特幣網絡目前每年消耗約125太瓦時的電力。這比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包括挪威、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和瑞典每年的用電量都要多。
英特爾首席執行官帕特里克·蓋爾辛格在接受彭博社采訪時批評了比特幣對氣候的影響。
他在采訪中說:
“比特幣中的一個分類賬條目消耗的能量足以為你的房子供一天電。”
“這是一場氣候危機。”
文章轉發自元宇宙前沿微信公眾號,版權歸其所有。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和任何投資暗示。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元宇宙YITB.COM All rights reserved.元宇宙YIT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