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相比最初在社會想象階段“元宇宙”被“盲目叫好”和“一味唱衰”,近期隨著互聯網巨頭爭相布局元宇 宙,網民關于元宇宙的討論越來越多,且輿情逐漸趨于理性。
來源|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新媒體研究中心(轉載請注明來源)
近日,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新媒體研究中心發布《元宇宙發展研究報告2.0版》。《元宇宙發展研究報告2.0版》從元宇宙概念起源、概念與屬性、技術與產業鏈、場景應用、風險點及治理、熱點問題、遠未來展望七個方面,梳理了元宇宙的發展歷程。
元宇宙是整合多種新技術產生的下一代互聯網應用和社會形態,它基于擴展現實技術和數字孿生實現時空拓展性,基于AI和物聯網實現虛擬人、自然人和機器人的人機融生性,基于區塊鏈、Web3.0、數字藏品/NFT等實現經濟增值性。在社交系統、生產系統、經濟系統上虛實共生,每個用戶可進行世界編輯、內容生產和數字資產自所有。
元宇宙是三維化的互聯網,通過XR、數字孿生等技術實現。
三維時空催生虛擬人和實體化機器人,虛擬人和實體化機器人依靠AI引擎實現。
虛實空間和個體的本體存在創造經濟活動,依靠區塊鏈、Web3.0、數字藏品/NFT等技術或機制實現。
三維化互聯網、三維化時空
虛擬人、機器人、物聯網
區塊鏈、Web 3.0、數字藏品/NFT
數字孿生:現實世界完全鏡像到虛擬世界中,在虛擬空間內建立包括人、物品、環境等要素在內的擬真的動態孿生體。
虛擬原生:虛擬世界里面的人或物能夠自動生成并運轉起來(例如自己的虛擬分身、物品等),不需要借助真實場景來參與。
虛實共生:現實世界信息與虛擬世界信息融合,且能相互共生。例如在虛擬世界拍的照片能在現實中發朋友圈并打印。
虛實聯動:通過人工智能引擎支撐高仿人機器人和虛擬人,并與現實世界中的自然人進行交互。同時,場景和資產也構成廣泛的虛實聯動。
算力最小原則:在一個業務的諸多實現方案中優先選擇計算量最小的方案。
極限滿足原則:一項技術發展到滿足人的極限值后,研發動力將急劇下降。
生存空間拓展:元宇宙提供了跨虛實和跨生死的生存空間拓展。人類以前主要生活的空間是現實世界。元宇宙來臨后,人類的生存空間拓展至虛擬空間,實現虛實無界和生死無界。
視角維度拓展:現實世界中,自然人看世界都是第一人稱視角(FPV)。在元宇宙中,虛擬人的離身交互賦予了自然人第三人稱視角,重構了個體看待周圍環境的方式,超脫了自身的視覺生態,從而體驗到不同生態位的感受。
感官體驗拓展:現實世界的各種感官體驗是綜合且混雜的。在元宇宙中,經由媒介環境的構建,個體對移動互聯網的視覺和聽覺拓展為視覺、聽覺、觸覺、溫度等方方面面感官體驗,無限豐富和延伸。
思想實踐拓展:元宇宙之前,探索宇宙是人類的主要目標。元宇宙的出現拓展了人類的思想實踐。創建宇宙和探索宇宙變得同等重要,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個體的思想實踐也趨向于“兩棲化”。
單身經濟:元宇宙提供了更多樣化的交友方式和選擇,獨身群體或成重要消費力量。
02
焦慮經濟:元宇宙的個性智能滿足,或將降低用戶焦慮。
忙人經濟:足不出戶即可感知世界,為忙人提供職場與生活便利。
潮牌經濟:潮牌企業加速布局元宇宙,開啟虛擬潮牌交易新形態。
顏值經濟:用戶可以在元宇宙中定制形象或人設,虛擬人或將實現性別和顏值的平權。
1.
元宇宙是資本泡沫嗎?
元宇宙領域各產業目前仍處于探索階段,既需要扶持,也需要監管。概念熱度可能被資本助推,但從長遠發展來看,互聯網符合“達維多定律”特征,即先進入市場的玩家將搶占超過50%的份額。因此,對該領域加速研究勢在必行,如此才能更好的引導產業發展,造福利民。
本土元宇宙能擺脫“卡脖子”問題嗎?
大國爭先搭建元宇宙“新基建”:美國——以Meta、微軟、英偉達等科技企業牽頭發布技術藍圖,全面推動元宇宙“政治戰略”。在硬件入口、后期基建、底層架構方面有優勢。韓國——科學技術和信息通信部在2021年5月發起成立了“元宇宙聯盟”。偶像經濟與虛擬數字人結合,本土產業較成熟。中國——經濟產業省發布了《關于虛擬空間行業未來可能性與課題的調查報告》。
美國公司擁有強大的算力和成熟的基礎性工具和技術(例如游戲引擎、VR、AR等)。同時,其全球生態意識、大刀闊斧的蛙跳式突破創新,和實實在在的平臺產品推進,值得中國企業學習。我國應該加大核心技術的扶持力度,包括硬件設施基礎建設和軟件開發環境兩個維度,并優先扶持強感官體驗、能直接帶來生產力效應的行業,如教育、工業、太空探索等領域,實現產業鏈的健康快速發展。
普通人如何參與元宇宙發展?
體驗:各大互聯網公司、媒體、研究機構將逐步建立元宇宙體驗點,來訪者能夠親身體驗虛擬現實設備、驅動數字虛擬人、建立對元宇宙的感性認識。此外,一些知名品牌在虛擬平臺打造旗艦店,帶來集游戲、創作、定制、消費為一體的虛實聯動體驗。
投資:從投資理財的角度,可以在充分認識市場風險的前提下,謹慎購買元宇宙概念股票、基金產品。也可以根據興趣愛好,在符合法律政策的前提下購買品類豐富的數字藏品/NFT、虛擬資產。當下一些廠商還推出了元宇宙聯名商品,引發大眾的搶購熱潮。
勞動:每個人都可以創作和出售自己的數字作品,獲取收入。部分小眾、低成本的文化產品可能迎來廣闊市場。未來也會催生出新的職業(如創作虛擬造型的捏臉師、虛擬三維藝術家、虛擬資產顧問等)。全新的工作模式下,生產活動更加靈活高效,可能會產生新的工時制度,縮短工作時間,讓普通人得到更大解放。
元宇宙玩家如何實現虛實平衡?
未來元宇宙可能有哪些開發熱點?
基礎設施:5G/6G網絡體系架構、自主芯片設計、云計算+邊緣計算、AI賦能中心、工業互聯網平臺、區塊鏈引擎、游戲引擎。
內容生態:C端應用:游戲社交領域應用開發,打造全新休閑娛樂模式。B端應用:為科研、工業制造、醫療、教育等領域助力。
“六理”框架:數理思維開拓、物理規則制定、地理空間創造、心理狀態調節、事理邏輯判斷、倫理秩序維護。
元宇宙會導致失業率驟增嗎?
元宇宙的產品是怎樣的?
具體內容如下
后臺回復“meta2” 就可以獲取本文內容PDF。
文章轉發自Metaverse元宇宙微信公眾號,版權歸其所有。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和任何投資暗示。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元宇宙YITB.COM All rights reserved.元宇宙YIT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