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以太坊信標鏈上線以來,LSD市場迅速擴張,成為加密領域的第二大市場。人們已經看到了在POS質押產業背后蘊藏的巨大機遇,其中數以億計的資產被質押在以太坊上。隨后,EigenLayer帶來了Restaking這一創新概念,通過將在以太坊上質押的ETH再次質押到其他共識協議中,實現更多的收益。
相對于需要支付一定協議費用的LSD,Restaking讓用戶能夠在"一魚多吃"的情況下獲得多重收益,因此很多人認為Restaking可能會成為LSD之后的下一個巨大機遇。
最近,章魚網絡作為一個探索Restaking基礎設施開發的項目,公布了其下一個大版本計劃"Octupus 2.0",引起了廣泛關注。
一、章魚網絡2.0:深挖應用鏈最大痛點,進一步升級"共享安全"
作為應用鏈解決方案的先行者,章魚網絡過去為應用鏈開發者提供了許多必要的服務,例如"安全租用市場"、"跨鏈互操作能力"和"基礎設施工具",降低了應用鏈部署、開發和運維的門檻和成本。
章魚網絡的核心價值在于提供"共享安全"解決方案,這在某種程度上加速了應用鏈技術的普及。
通過不斷創新和迭代解決方案,尤其是Restaking的提出,章魚網絡得以進一步優化其"共享安全"方案。Restaking作為一種全新的共享安全機制,其優點不言而喻。
簡而言之,Restaking機制使得主流公鏈質押者可以同時將主流資產質押到主流公鏈和應用鏈上,從而獲得多重收益。同時,應用鏈以較低的成本獲得主流公鏈的安全共享,這進一步增強了"共享安全市場"服務的吸引力和價值捕獲能力。Restaking讓質押者、應用鏈和共享安全協議等POS質押產業上下游利益相關方形成了"多贏"局面。
在4月14日的HK Web3 Festival上,章魚網絡公布了Octupus 2.0的計劃。據公開報道,Octupus 2.0的戰略計劃主要包括NEAR Restaking、NEAR IBC Port和Adaptive IBC這三個方向。
首先,NEAR Restaking備受社區期待,它是基于EigenLayer提出的Restaking概念,讓NEAR持有者可以在質押NEAR公鏈的同時,為應用鏈做Restaking,獲得應用鏈提供的質押獎勵。當然,未來屬于更大的跨鏈應用鏈市場,章魚網絡還可以為更多Layer1帶來Restaking方案。
其次,NEAR IBC Port和Adaptive IBC通過IBC協議實現與Cosmos生態的互通,這是章魚網絡早期路線圖中重要的一步。NEAR IBC Port的目標是成為NEAR生態的"跨鏈港口",打通了優質項目眾多、技術氛圍良好的Cosmos跨鏈生態,未來還可以與以太坊、BNBChain、Avalanche等EVM區塊鏈進行打通,這些生態目前擁有加密領域最大的開發者和用戶群體。
據了解,章魚網絡從2020年開始開發Substrate IBC,成為全球第一個在非Cosmos區塊鏈上實現IBC的團隊。章魚網絡核心團隊正在積極開發的Adaptive IBC是其推出的獨特技術,使得非Cosmos區塊鏈(如NEAR)也能夠驗證來自Cosmos區塊鏈的跨鏈消息。
二、章魚網絡2.0的Restaking帶來了什么?
作為緊隨EigenLayer之后迅速推出Restaking的第二大玩家,通過"Octupus 2.0"戰略,我們似乎能夠看到章魚網絡繪制的一個未來可持續發展的、開放的Web3.0基礎設施解決方案。與EigenLayer相比,章魚網絡具有自身的獨特優勢:
a、持續開發研究經驗在共享安全方向
在加密領域深耕"共享安全"并將其應用于實踐的項目寥寥無幾。章魚網絡在這方面的持續開發研究經驗為順利轉向Restaking鋪下了堅實的基礎。
b、基于NEAR網絡的高速和低費用的基礎設施
章魚網絡基于NEAR區塊鏈的優秀可拓展性解決方案,突破了區塊鏈擴展性瓶頸,提供了性能更好、更安全的共享安全服務。同時,章魚網絡還得到了NEAR社區在技術和生態資源方面的不斷支持。
c、加入IBC大家庭,面向更廣闊的跨鏈生態市場
章魚網絡在成立之初就選擇加入IBC大生態家庭,賦予應用鏈跨鏈能力,并獲得IBC生態帶來的各種資源。由于Cosmos生態的開放發展方針,IBC社區目前已成為最大的開放跨鏈生態之一。通過NEAR IBC Port和Adaptive IBC深入進入并面向跨鏈生態市場,未來可拓展到以太坊等生態。例如,引入EigenLayer Restaking作為安全來源,強強聯合,為各種應用鏈提供共享安全服務等。
總的來說,相較于專注于以太坊生態的新選手EigenLayer提供的Restaking共享安全服務,章魚網絡在共享安全方向的探索具有一定的先發優勢。同時,基于NEAR區塊鏈的低費用和高速性能給共享安全市場平臺帶來更好的體驗和更低的費用。當然,EigenLayer專注于以太坊生態,而章魚網絡專注于NEAR生態,并面向IBC跨鏈生態,兩者各有側重,章魚網絡與EigenLayer合作提供更好的應用鏈共享安全服務,它們都有著光明的未來。
三、Restaking是一把雙刃劍,正確使用將前途無量
2023年5月21日,Vitalik發表文章《不要過度使用以太坊的共識機制》,表示將以太坊驗證者甚至以太坊社區的共識用于其他目的可能具有高系統風險,應該加以阻止和抵制。Vitalik列舉了一些想法,如"終極預言機"、"Restaking"和"L1驅動的L2項目恢復",對這些行為提出了質疑。
其中,對于"Restaking"的質疑觀點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驗證者獲得的激勵不再與以太坊本身一致,會受到其他協議的影響。
驗證者可能因其他協議規則導致的錯誤或攻擊而受到懲罰,威脅到以太坊的安全性。
驗證者可能被迫參與其他協議的治理或社區共識,被誘導或脅迫為其他協議服務,從而影響以太坊的穩定性和公平性。
隨后,EigenLayer的創始人對Vitalik的觀點進行了回應,并認可了Vitalik對Restaking不良用例可能帶來的風險的看法,同時認為這與EigenLayer倡導的理念一致。EigenLayer的創始人Sreeram Kannan認為,EigenLayer的Restaking模型可以降低系統性風險,并對以太坊生態系統產生推動作用:
EigenLayer建立了一個透明且可審計的市場,讓驗證者和應用之間自由交易風險和收益。
EigenLayer限制協議的數量和規模,避免驗證者注意力和資源過度分散。
EigenLayer正在建立"對齊"的文化和團隊,遵循最佳實踐和標準,防止出現錯誤或攻擊。
顯然,Restaking對于以太坊生態來說可以提升抵押者的收益率,參與和促進以太坊生態系統的建設,但同時一些不良應用可能會帶來風險。Restaking就像一把雙刃劍,如何正確使用它應該是我們接下來探索的重點。
EigenLayer創始人提出的一些觀點和理念與章魚網絡在早期設計"共享安全市場"模型時不謀而合,例如可審計的市場、限制共享安全應用鏈的數量和規模等。
共享去中心化信任實際上并不是Restaking的創新,而是來自于共享安全的探索。章魚網絡2.0能夠快速跟進Restaking,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其自身的積累,在此基礎上繼續深化探索Restaking的合理應用和開放性共享安全的價值理念。
四、小結
在過去的兩年中,隨著跨鏈和應用鏈等拓展性解決方案的不斷涌現,區塊鏈技術瓶頸逐漸消失,市場的目光轉向了即將到來的Web3.0時代。作為NEAR生態的領軍項目,章魚網絡在吸納優秀解決方案的基礎上,結合自身優勢堅持為服務于10億Web3.0應用用戶的下一代互聯網提供更好的基礎設施。章魚網絡與EigenLayer共同推進共享去中心化信任,進一步拓展了共享安全市場。Restaking的雙雄將會開拓怎樣的新局面?讓我們拭目以待。